帳號 :
密碼 :

清 黃易 仿元人茂林僊館圖 124×42cm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黃易〈仿元人茂林僊館圖〉及有關思考
文∣曾 敏、陳小平 圖/攝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黃易(1744∼1802)是清代乾嘉時期一位精篆刻、工書法、善繪畫,極具影響力的金石學家,後人將之與丁敬、蔣仁、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並稱為「西泠八家」。黃易一生致力於金石碑版的研究,四處訪碑捫石並系統地加以整理與著錄,對推動傳統金石學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黃易於繪事,多作山水、花卉題材。與翁方綱、孫星衍等只善書的金石學家不同,黃易善於將自己的山水畫創作與金石碑版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他多次將尋訪古碑的經歷,通過畫筆詳細完整地記錄下來,繪製成富有特色的訪碑圖,畫風別具格調。本文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以下簡稱「重博」)藏黃易山水、花卉圖試作賞析。
黃易〈仿元人茂林僊館圖〉,全幅以元人黃鶴山樵、大癡道人之筆法寫茂林僊館畫境,採用全景式山水經營構圖,取宋人山水深遠之勢,布局繁複,雄秀相生。遠處峰巒疊嶂,高聳巍峨;中景山嶺林木蓊鬱,穿插溪瀑流水,其中數間館舍掩映,而更深處又有小舍幽居,曠逸斐然,別具洞天。近處山腳古松茂密出於石澗,虯曲多姿,亦有雜樹環生,小徑通幽。左上署題:「靜居松秀。乾隆丙午閏七月四日,仿元人茂林僊館圖於濟寧官署之秋影行盦。錢唐黃易」。
此圖將宋、元山水融於一體,所謂「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即筆墨為典型的元人王、黃法度,山石丘壑以細密爽落的披麻皴繪就,茂林雜木或濃墨勾點、或淡墨積染,虛實相間,筆力精煉磊落,乾筆皴擦,澀中存潤,渴而不燥,重筆墨經營又不刻意張揚,而布局氣魄卻有北宋範式,凝重雄渾、樸茂敦實,雋秀曠達之處又顯五代董、巨之韻致。這件山水整體蒼莽渾厚的情致與格調,與其繪製的多冊訪碑圖相一致。歸納此畫:一是以晉唐韻致小楷題識,這是黃易繪畫採用的一貫風格,體現了他楷書遵循和堅持傳統帖學的審美傾向;二是山巒坡地乾擦皴染,吸納了虞山派風采,表明黃易推崇「傳統派」典型的美學品質,崇尚典雅、清俊之格調;三是作品筆墨屬於嚴謹密實一路,線質不失蒼雄渾厚、強悍勁健之氣魄,又呈現了黃易對於金石渾樸厚重之氣的滲透。
黃易對王翬山水畫極為推崇,認為:「畫學至石谷,萃唐宋元明諸名家之法,精深博大,無美不具」,更是賦詩表示:「丹青神妙數虞山,古檜參天繞翠握。恨不陪公遊屐到,閒將粉本寫荊關」。結合黃易早期的仿古臨作中對於石谷山水的效法,亦恰好印證了王翬一派是黃易用心留意與心摹手追的對象。畢竟在黃易生活的時代,山水畫壇仍然是「虞山」、「婁東」正統派的天下,置身其中受其影響,也是時代所囿之使然,這方面在較早有關黃易繪畫風格的評述中是有所反映的。馮金伯(1738∼1809)《墨香居畫識》就講其畫山水「亦得北苑、巨然正眼法藏,非苟作者」。蔣寶齡(1781∼1840)《墨林今話》說他善承家學,尤工山水,與鐵生(奚岡)齊名,認為其所作畫「每多乾筆,蕭疏澹雋,究於倪、黃一派為深」。可見黃易山水畫是根植董、巨、倪、黃、清「四王」,承接南宗一派衣缽的。
黃易「仿元人茂林僊館圖」不僅限於此件,現藏上海博物館的黃易《山水斗方合景軸》中亦含一件〈仿元人茂林僊館圖〉,題識云:「元人茂林僊館圖見查梅壑?本。嘉慶三年初冬,黃易」。兩件作品的創作時間分別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與嘉慶三年(1798),二者相隔十二年。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3年7月號第16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