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清 錢杜 絳雲墨梅四條屏 之三 天津博物館藏
 
錢杜梅花作品賞析
文∣劉妹伊 圖/攝影∣劉妹伊

清滅明後,清初統治者勵精圖治,至康乾出現盛世之景。這一時期,江南地區工商業的繁榮帶動了當地的文化藝術市場,畫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以「四王吳惲」為代表的正統派雖依舊占據了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以四僧為代表的非正統派則主張張揚個性、突破傳統,其後「揚州畫派」將這一藝術主張加以繼承和發展。在兩大陣營之外,湯汾貽、奚岡、黃易等則各有所長、自成一家,而錢杜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錢杜,清乾隆廿八年(1763)生,道光廿四年(1844)卒,年八十二。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號松壺小隱,亦號松壺、壺公、卍居士,錢塘(今杭州)人。錢琦之子,在家排行七,俗稱錢七。工詩宗岑、韋,善畫,山水、人物、花卉具精,山水仿文徵明,尤以金碧山水研雅絕俗。花卉尤愛梅,法趙彝齋。錢杜從小能詩能畫,這不僅源於他自身的天賦,還得益於其家庭的薰陶。
其父錢琦(1709〜1790),號嶼沙,字相人,又字湘蓴,晚號耕石老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雍正乙卯(1735)舉人,乾隆丁巳(1737)進士,官任江蘇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江西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及至巡臺御史。好詩詞,與袁枚交好幾十載。著有《澄碧齋詩鈔》。其任江蘇按察使期間錢杜出生。錢琦為人頗有風骨,其往來皆鴻儒,據錢杜在《松壺畫憶》中自述:「余少時居南湖上,門無雜賓。齋中收藏甚富,暇則恣意探討,日與古人晤」。家中其他兄妹也皆善詩文繪畫,其長兄錢樹(生卒不詳),字寶庭,號梅簃,一字伯雅,官貴州開州知州。山水學黃公望,從丁敬受篆、隸,尤工鐵筆。著有《西陲紀遊詩》。從兄錢東(1752〜?),字東皋,一字杲桑,號袖海,又號玉魚生,詩文「自然古豔,尤善言情」,書畫從南田,山水仿文徵明。五兄錢枚(1761〜1803),字枚叔,一字實庭,號謝庵,官吏部主事,詩「雄秀蒼涼,邊塞諸作尤工」,有《齋心草堂詩鈔》。錢杜之妹錢林,字曇如,從杜學詩,從其兄錢東學花卉,頗得二者之雋美。由於家庭文化濃鬱,清代蔣寶齡《墨林今話》言錢杜:「幼工詩,深通畫法,人物、仕女、花卉靡不精,而尤擅山水」,尤其詩作更是「海內詩人眾矣,而超妙清曠,鮮有能及叔美者」。
錢父為官期間,攜家人各地輾轉,錢杜也隨之「從宦萬里,騎象百蠻」,這一段經歷開拓了錢杜的視野,並豐富了他的藝術創作。錢父七十五歲告老還鄉後,錢杜得蔭生,補雲南經歷。嘉慶十四年(1809)他結束從官生涯,由雲南返回杭州。這一時期國家內憂外患,政局不穩,錢氏家族也逐漸走向沒落,錢杜自此過上了漂泊遊歷的生活。「西溯峨眉,南逾甌閩。中歲落魄,難棲輦下。復避債絕域,往來古戰場」。(《松壺畫贅》序)由於年少家境優越,使得錢杜不善於理財,「生平屢致千金,不為家計,隨手輒盡」。其中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在南陽,於諸葛廬旁,種松結居」;在金陵,近清涼山麓,築青峰草堂;「在焦山,營草庵;在西湖,則卜居寶石山下,即今野鷗莊也」,但這一時期他結識了很多大收藏家,如吳杜村、劉大觀、陸時化等,並與程庭鷺、陳文述、蔣寶齡、桂未谷(馥)等詩畫互友,使得繪畫與鑑賞能力不斷提升。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5月號第14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