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寒枝香有骨圖 水墨紙本 105×24.7cm 天津博物館藏
 
黃易繪畫芻議
文∣劉姝伊 圖/攝影∣天津博物館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盫,錢塘人。自幼承家學,精究河防事宜,精金石六書之學,「所收金石刻至三千餘種,前人未見者什之有五。又蓄漢印、諸吉金雜器物款識,摩挲終日,俱有考證」。問業丁敬,摹印師秦、漢。與錢大昕、翁方綱、孫星衍、王昶並稱為「金石五家」,與丁敬、蔣仁、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並稱為「西泠八家」。著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小蓬萊閣碑目》、《秋盫遺稿》等書。
黃易之父諱樹榖(1700∼1751),字培之,號松石,一號楷癭,又號黃山、佛國山人。生平沉酣古籍,擅長書畫,工篆書,好考訂金石文字。與張照、金農、黃慎等交好。歸里後立廣仁義學,以惠來學鄉人,稱端孝先生。易八歲時父歿,錢大昕為其撰墓誌銘。有《楷癭齋詩稿》傳世。其母梁瑛,號梅君、榖梁氏,錢塘人,為黃父繼娶。師燧之女,賢而有文,事兩世姑,能得其歡。「課諸子,萬卷樓中,一燈熒熒,輒至達旦」,好吟詠,集句詩尤工,曾刻入《大雅集》。黃樹榖逝時撰〈皇清處士私諡端孝先生先夫子楷癭黃公行狀〉數千言。著有《字字香》,林以寧作序,黃慎題記。
黃父與梁瑛育四子,黃易行三,生而穎異,又性孝友。年十三,即篆書〈雲松巢志〉且上石。十五時,隨長兄黃庭(1729∼1780,字夢珠,號寶田)幕遊楚北。廿一時,伯兄被謫輪臺。黃易承擔起家庭重任,負米養母,「事嫂謹,撫慰子女有恩,昏嫁以禮。為伯兄贖罪,甫納鍰而卒於戍所,遣僕迎柩歸,迨嫂歿合葬焉」。長兄被遣塞外後,黃易歸鄉先是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教書生涯,「館固安三年,武岡五年」,後因秉承家學、精究河防事宜而佐直隸方伯鄭公,「初佐治州境,輒有能聲。既而出仕東河,歷縣倅,分刺東平,擢蘭儀同知,前後兩任兗州府運河同知,兩護運河兵備道事」。宦轍所到嵩高岱嶽、攀蘿剔蘚,無碑不搜。乾隆五十一年(1786),更於嘉祥紫雲山訪得武氏祠堂畫像六十餘石,並號召金石同好醵資重修石室以藏之。乾隆六十年(1795),黃母梁瑛去世,黃易丁憂返回杭州,在丁憂之際他又多次前往河南洛陽、嵩山、山東泰山等地進行訪碑活動,事後作紀遊圖《嵩洛訪碑圖冊》、《岱麓訪碑圖冊》、《得碑十二圖冊》等以記之。在宦遊廿餘年中,不僅訪得大量碑石,還與當時頗有名望的金石學家及揚州畫派諸人皆有往來,彼此以金石、書畫相應酬,包括翁方綱、陸飛、何元錫、錢大昕、阮元、桂馥、王昶、羅聘等。嘉慶七年,黃易逝於濟南任上,卒年五十九歲,葬於杭州西馬塍上泥橋北東岸之原,親家潘庭筠為其撰〈山東兗州府運河同知錢唐黃君墓志銘〉,其在官幾十餘年中,為官清正廉明,為護衛河道殫精竭慮,逝後誥授奉政大夫。
目前關於黃易金石學方面的研究頗豐,但對其繪畫的研究卻極少,主要原因在於相關史料的缺乏,但從其留存作品的內容及面貌上還是可窺一二。其繪畫面貌受其人生際遇和家庭影響頗深:一方面,是家庭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及濃厚的文化氛圍。七世祖寓林公以儒術傳家,傳至黃父秉承家學,又好金石、工篆隸,黃母喜好詩文,皆為黃易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多年官場浸染,交際圈中多為官員與文人,與他們的唱和也都遵循了文人傳統。這些使他重視對傳統的承襲,繪畫上主動向以四王吳惲為代表的正統畫派靠近,號召摹古,師法前人,作逸筆草草、詩書畫印結合的文人畫。從現存傳世繪畫作品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乘興而作的文人花鳥畫,一類為以描繪訪碑活動為主的紀遊圖。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3年7月號第16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