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溪山村落圖 1826
 
王學浩其人其藝
文∣姜又文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中國山水畫的仿古、復古之風,於明代後期江南一帶蔚為流行,主要肇始於董其昌的提倡,作為繪畫以仿古為尊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其理念在入清以後為四王所承續並發揚光大,形成中國山水畫史上所謂的「正統派」。清之四王既接明末餘風,宗法元四大家又參以荊、關、董、巨遺軌,這些畫家及後繼者,將臨仿古人之作視為成為名家的必由之途,精研宋元名蹟,以求筆墨中顯現古人法度,追求形式意趣。

近代畫史論及四王仿古風尚的演變,多以嘉慶、道光年間趨於末流,仿古泥古不化等句草草帶過。但黃賓虹的「道咸畫學中興」說,卻明確肯定了清中後期繪畫的成就。若還原此時畫壇原貌,猶有多位名家能手,在山水創作上雖與古為徒,卻能有所變法,各具面目,王學浩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其出生於乾隆年間,活躍於嘉慶、道光畫壇,他不僅能詩善畫,還有畫論《山南論畫》傳世,且十分高壽,時有「南奚(岡)、北王(學浩)」之謂。《清史稿》稱其「道光之季,畫院推為尊宿」;清錢泳《履園畫學》說:「近吳中畫學,咸推椒畦為第一云」;戴熙也提到:「奚蒙泉(岡)得勁利之妙;方蘭士(薰)得秀潤之妙,王椒畦得沉著之妙」,在戴醇士眼中,這三人各為鼎峙不可甲乙,但仍補充一句:「要皆是學焉而得性之所近者也,偶仿椒畦並論及之」,知其飲譽甚高。至晚清,與其相距一百年的吳昌碩也在詩文中流露欽佩之心:「先生肯賦孤兒行,夢中示我淒然讀。書畫涉趣賴有真性情,篆籀出之岩壑紛崢嶸」(題〈王椒畦遺像〉)。黃賓虹在《籀廬畫談》中更是給予很高評價:「畫法得力於痴翁,晚年名益重,日不暇給,間有率意之作,至贗本雜出,以求重價」,可見椒畦不僅有畫名,更有畫價。連陳之佛也推崇他是:「四王後一驍將」。

王學浩(1754∼1832),字孟養,號椒畦,江蘇崑山玉山鎮人。先世為太倉望族,高祖賓始遷崑山。兩歲時,遭逢大災,餓莩遍野。六歲時其父王國華卒,學浩哀毀如成人,由母朱氏撫育及長。少拜進士陳嘉炎為師,詩詞書法,均以晉唐為宗,學有功底,補崑庠生。按《清史稿》載,王學浩學畫時年齡尚幼,主要向同邑李豫德習畫,考李當時授徒甚眾,王學浩為首屈。李豫德,字多楚,崑山人。父親李為憲是「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外甥,隨麓臺於官舍習畫廿年,並在京師為王原祁代筆多年,稱入室弟子。椒畦畫藝啟蒙於麓臺後人,故畫史謂王學浩山水「得麓臺司農正傳」,並「神識過人,學未久即有出藍之目」。

王學浩雖為望族後代,但早年失怙,不僅較同齡早熟,更十分上進。學於同鄉名流之外,在十四歲那年便行遊鎮江之焦山。乾隆卅七年(1772)年十九的王學浩與明太常少卿夏外甥系後裔葛端淑成親,據其自述:「余家貧,客遊日多,薪米常不繼」,尤其他後來公車留京師,「不暇顧家,家益貧乏,孺人旨甘不缺,撫育兒女,布衣楚楚」,言語間透露結髮妻子省吃儉用操持家務,給予他無形中的支持。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與阮元(1764∼1849)同中舉人,時年卅三歲,但後屢試不第,遂絕意進取,以筆墨自娛。而此時他名聲已顯,「都門大人先生爭羅致之」,卅五歲時受兵部侍郎周興岱(1744∼1809)聘為幕下,家境日見好轉。周興岱,字長五,一字冠三,號東屏,四川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人,他同時也是王學浩好友清代詩人張問陶(船山)的岳父。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嘉慶四年(1799),王學浩一直在廣東學使擔任幕僚,周興岱視學廣東時,王亦與之隨行,行遍河北、陝西、湖南,遠涉江河湖山、深入闢野之壤,蹤跡之廣,使其眼界大為開闊,後主講山東兖州書院。這段難得的行腳經歷,使他很早便得親見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實現他「足跡半天下」的宿願,並為其後來山水畫的創作,提供真山實水的參考基礎。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109年06月號第12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