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蒹葭書屋圖 設色絹本 42.3×159.8cm 鎮江博物館藏

禹之鼎〈蒹葭書屋圖〉與寶應喬氏家族

文∣唐 靜 圖/攝影∣唐 靜

禹之鼎(1647∼1716)是清代康熙年間最為著名的肖像畫家,他入京供奉內廷後,譽滿京師,「一時名人小像皆出其手」。他將文人畫的審美情感體驗、審美趣味與宮廷審美畫風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既雄厚俊健而又古雅清麗的肖像畫風格。
禹之鼎生於清順治四年丁亥(1647),卒於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字尚吉,亦作上吉、尚基,號慎齋。江蘇江都(今揚州)人,一作江蘇興化人。因揚州、江都古稱廣陵,故自署常稱「廣陵」人。據咸豐《興化縣誌•禹之鼎傳》記,禹之鼎出身比較貧寒:「幼微賤,落拓不偶」。十餘歲時曾為興化四大姓之一的李氏作童僕。《清稗類鈔》載:「(禹之鼎)初為李氏青衣,公事畢,竊弄筆墨,主人教其專習繪事」。李氏是明末吏部尚書李春芳後裔,族人多善繪畫。李氏教習禹之鼎繪事,是其繪畫的啟蒙老師。在廿餘歲時,禹之鼎在家鄉已小有名氣。他結識了不少當地的名人,並為他們畫像。如吳偉業、董其昌、王時敏等。廿八歲時,禹之鼎受邀參加著名學者徐乾學與書法家姜宸英、詩人汪懋麟在揚州汪氏愛園的聚會,並為三人作〈三子聯句圖〉(不傳)。得以參加這樣的名人朝臣聚會,並為之作圖以記,可見其在揚州畫名已顯。
大約在康熙十八、十九年(1679∼1680)間,禹之鼎在友人的推薦下入京,官任鴻臚寺序班(從九品),以善畫供奉暢春園。鴻臚寺是清政府專司慶典禮賓的機構,負責接待藩屬、外邦的朝貢。禹之鼎擔任鴻臚寺序班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外邦來朝覲見的官員繪製肖像留底。康熙廿六年(1687)七月,朝鮮、安南、琉球、賀蘭、西洋、土魯番、暹羅、喇嘛、阿羅斯、喀爾凱等十國遣史入貢,康熙帝在暢春園設宴迎賓,禹之鼎受命為使者作畫,「時東海公(徐乾學)方官禮部侍郎,公之客廣陵禹生之鼎善人物,公陪宴日,輒命生囊筆以隨,生從旁端視,疊小方紙,粗寫大略,退而圖以絹素。凡衣冠劍履,毛髮神骨之屬,無不畢肖」。從此禹之鼎聲名鵲起,時人推為當代第一。據《江都縣誌》載:「都下名公通人描畫殆遍」,「名人小像多出其手」。憑藉精湛的寫真技法,他結識了揚州、京師兩地的眾多王公大臣、名人學士,其交友圈覆蓋了康熙朝政壇、文壇和畫壇的眾多核心人物,如朱彝尊、徐乾學、王士禛、宋犖、陳廷敬、王翬、王原祁、納蘭性德、曹寅等。修養與畫技進一步提高,藝術風貌也更趨成熟。
清初以前,肖像畫已形成獨立的畫科,除傳統的單線平塗法和白描法外,還出現了江南畫法和墨骨法。清代張庚在《國朝畫徵錄》中記載:「寫真有兩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後敷彩,以取氣色之老少,其精神早傳墨骨中矣,此閩中波臣之學也;一略用淡墨,勾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畫家之傳法,而曾氏善矣」。江南畫法出現稍早,主要在傳統基礎上發展,以色暈為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肖像畫的質感和立體感。曾鯨創立的「墨骨法」,則汲取了西洋畫的「明暗立體法」,並以墨暈為主。面部的結構起伏和明暗凹凸均用淡墨渲染出來,而且「每圖一像,烘染數十層,必匠心而後止」(清•姜紹書《無聲詩史》)。最後再罩上一層色彩。這種畫法更富立體感,故又稱「凹凸法」。

 
  全文請見《大觀》2022年2月號第14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