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十七世紀 西藏 札嘛嚕鼓 故宮典藏

「集瓊藻」展藏傳佛教法器

文∣鄭椀予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本刊資料室

法器,是指修行及法會進行時,用於修法、供養之器。過去由於密教特別重視法器,法器種類尤為豐富,因而讓人誤以為只有密教才使用法器。其實廣義而言,舉凡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一切「資助進道之身物」,皆可稱之為法器。而藏傳佛教法器又專指藏傳佛教修法時經常使用的器物,包括曼陀羅、金剛鈴、金剛杵、法螺……,依其作用大致可歸納為息、增、懷、誅四類:也就是息災、增益、懷愛、誅魔四法。這四類之製作材質亦有所別:息災法多用白色,如銀製之件;增益法多用黃色,如金質之件;懷愛法多用紅色,如銅製之件;誅魔法多用黑色,如鐵製之件。藏傳佛教透過法器來象徵佛法的內在意義,使修行者藉以實踐佛道,臻至圓滿境地。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即日起推出的常設展「集瓊藻」,涵蓋了院藏之珍玩類文物,包括琺瑯、法器、文房、漆器、雕刻、鐘錶、多寶格等項,多數源自宮廷生活用器,有用於祭祀儀式、外交餽贈、典禮佩帶,也有廳堂上的陳設或文房几案的用具,還有收納多寶玩器的箱匣等。本刊將逐一分門別類介紹,首先由藏傳佛教所使用之法器上陣。

藏傳佛教
西元七世紀,藏傳佛教經中原漢地及尼泊爾傳入西藏高原,屬於大乘系統。初期直接傳承自印度、尼泊爾而來的高僧講學與譯經,並接受中原的佛學經典,僧侶修習過程中又必須不斷辯難論證,因此蘊釀出宏闊深邃的佛學意涵,顯密並呈,傳入之後更融入了藏地原有苯教的神祇、咒術與儀式等因子,形成獨樹一幟的藏傳佛教,為藏族普遍的宗教信仰。由於崇敬喇嘛(上師),亦有外人稱之為「喇嘛教」。十三世紀後因與中原朝廷的政教關係愈形密切,藏傳佛教遂逐漸成為藏、蒙二族普遍的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由於對於教義解釋、修行方式、傳襲系統等各有不同觀點,故而分支出寧瑪、噶舉、噶當、薩迦、覺囊、格魯等不同宗派。十五世紀後,由宗喀巴(1357∼1419)所創之格魯派漸成各派之首,其以達賴與班禪為政教領袖。又因其僧侶均戴黃帽,也被稱為「黃教」,用以與俗稱「紅教」之寧瑪派區別。苯教則是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所盛行的泛靈信仰,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雷電冰雹、山石草獸等各種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靈和鬼魂,因教徒頭裹黑巾,故又被稱之為「黑教」。

 
全文請見《大觀》2014年12月號第6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