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國力的強盛,同時決定了它的文化高度。無疑地,以外族身分統治中原的滿清王朝進入乾嘉朝時,文化實力達到鼎盛。再加上乾隆皇帝本人對詩文書畫的熱衷,清宮書畫收藏極盛一時,蔚然大觀。其中,最能代表這一盛況的舉措,就是協眾力甄別著錄編纂了《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其中,《秘殿珠林》收錄寫經、佛像等有關宗教道釋為主要內容的書畫資料,《石渠寶笈》則以收錄書畫為主,按照「千字文」字頭編號撰寫編目,卷軼浩繁,後續還增添了緙絲、碑帖等。
時值北京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北京故宮)建院九十週年之際,為此,北京故宮舉行了一系列大型展覽活動,其中「石渠寶笈」特展是最重量級的展覽。《石渠寶笈》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宮廷編纂的大型著錄文獻,共有三編,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編纂,初編成書於乾隆十年(1745),共四十四卷;二編成書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共四十冊;三編成書於嘉慶廿一年(1816),共廿八函。《石渠寶笈》著錄了清廷內府所藏歷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九類,每類又分為上下兩等,真而精的為上等,記述詳細;不佳或存有問題的為次等,記述甚簡;再據其收藏之處,如乾清宮、養心殿、三希堂、重華宮、御書房等,各自成編。收錄上迄魏晉,下至清初近兩千年書畫名家最優秀的書畫作品,達一萬兩千餘種。身為中國書畫著錄史上集大成者的巨著,負責編撰之人員均為當時的書畫大家或權威書畫研究專家,自清乾隆八年開始編撰到完成,耗時七十四年。全書修編定稿後,即指定專人以精整的小楷繕寫成朱絲欄抄本兩套,分函加以保存。而此三部書編錄的過程,也是鑑定、整理的過程,編纂者的工作,包括辨別真偽,進行篩選、著錄和考證。經過三次著錄,除了內容不斷拓展,過程中更是參酌、吸取各家著錄的長處,集書畫著錄體例之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