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鑲嵌綠松石軛首飾器頂(右)鑲嵌綠松石獸面飾 皆為故宮典藏

商代車制與車馬器賞析

文∣鄭椀予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國立故宮博物院

對於商周青銅器,歷代學者所重視者多為禮器,少有對於其他類別銅器的研究。然而自廿世紀初西方科學考古引進中國後,河南便成為商周考古最早的發源地。一九三六年,中研院史語所大規模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展開考古探勘,並發掘到小屯北組宮殿區的五座車馬坑。其中整齊排列的馬匹、位於馬匹下方,與馬匹骸骨於空間位置上互有關連的木質車體痕跡,為勾勒商代車馬輪廓、御者如何駕車,甚至是御者與車、馬的關係等討論帶來不少可能的想像空間。

只是,商代馬車於入土埋葬時已先經過解體後才置入車馬坑內,經過數千的埋藏,木質車體與其他皮革牽引、絲織輿蓋等在千年歲月中逐漸腐化,發掘時多已僅存痕跡;又因當時對於上古時代的馬車結構不甚暸解,因此即使遺跡中夾雜著散落各處不易腐朽的銅、玉質車馬器,也無法清楚辨識其形。直至一九五○年,在河南輝縣琉璃閣戰國車馬坑的發掘中,夏鼐首次將木結構的車體痕跡完整剔剝,學界對於商周車馬結構才開始有了初步認識。

策展人吳曉筠認為,以現代眼光看來,相較於完整且紋飾繁縟精美的青銅禮器,單件車馬器或許顯得藝術性不足,但根據這些出土車馬器的形狀、大小、出土位置與木質車體的痕跡,不僅可以作為墓葬斷代的標準,更成為判斷商代馬車各個細部比較準確的尺度,藉以復原出一輛殷代車制的馬車。

車馬結構
考察歷代關於車制的經籍,尤以《周禮•考工記》中〈輪入〉、〈輈入〉、〈輿人〉三篇,算是記錄先秦馬車形制最具權威與歷史價值的文獻。但因其說法簡略,歷代的注疏與研究者意見均有多方岐異。

至清代因考據學興盛,出現了阮元《考工記車制圖解》與戴震《考工記圖》二本重要書籍。他們根據古制,考訂出馬車的四大部分:輪、輿、輈、蓋,再由每一大部訂出各自的細部名稱和位置。但一九二四年已由羅庸據其圖解製成實體模型,並驗證出二者部分論述的錯誤。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12月號第3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