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宋 蘇軾 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及砑花花紋 故宮典藏

隱隱砑花心意濃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現代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便利快速。相較於過去書信往返,速度上加快許多,但也引發諸如「已讀不回」焦慮症。古代人魚雁往返,信件傳遞的不只是兩人的近況,還包含了彼此的心意。文人的講究,不光是在筆墨之上,於信紙上的加工,更是能夠突顯出心意的一部分。與過往關注明代物質生活不同,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故宮)推出「宋代花箋特展」,將觀眾的目光拉回宋代,一窺宋代文人的生活品味。本刊專訪策展人書畫處研究員何炎泉,品讀此次低調卻充滿情意的砑花箋。

和明清常見的彩色花箋不同,宋代的花箋以暗花為主。這些砑花箋,除了作坊所作,文士們也自己動手,製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砑花箋。如同明清文人,宋代文人對於文房器具十分關心,但其原因在於社會曾經歷過一場動亂,原有階級被打破,士人由原先的貴族轉變為一般士紳階級,文具的來源及供給不同過往。加上北宋文人際遇大多多舛,他們每一次被貶謫至不同地方都是一次重新適應。在物質的缺乏下,文人們苦中作樂,在與友人的書信往返中記述文房用具的搜羅,實則是生活態度的重建。因此,這些書信不僅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物質的重要文獻,亦反應了他們在面對挫折、困頓時的心態調適。

砑花箋的製作
砑花紙的製作,在五代末陶穀(903∼970)《清異錄》中便有詳細的製作過程:「姚顗子侄善造五色箋,光緊精華。砑紙板乃沉香,刻山水、林火、折枝花果、獅鳳、蟲魚、八仙、鐘鼎文,幅幅不同,文繡奇細,號砑光小本。余嘗詢及訣,顗侄云:『妙處與作墨同,用膠有功拙耳』」。砑花箋又稱作「砑光小本」,是經染色、砑花的高級書法用紙,使用沉香木作為砑花板,刻有各種紋樣。陶穀的文章中提及「用膠」,何炎泉認為這可能指的是紙面上的膠漿,或是花紋面所塗布的特殊物質。詳細的工法該如何製作,於文章中並無詳述。

 
全文請見《大觀》2018年2月號第10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