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起)豐卣 折觥 十三年(疒興)壺 故宮典藏

微氏家族青銅器群賞析

文∣鄭椀予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陝西扶風法門莊白一號窖藏中出土了一○三件銅器,這批銅器的年代有早有晚,如陵方罍、庚姬尊、庚姬卣、旅父乙觚等四件當屬西周初,伯先父鬲等十件則屬西周晚期。有銘文的共七十四件,少者一字,多者二八四字,其中可以確知屬西周微氏家族所有的銅器有五十五件,分屬折、豐、牆、四代。本期的微氏家族青銅器賞析,即分別由各四代微氏族人所鑄之器中擇選一件代表介紹。

折觥
折,為西周早期昭王時代的史官, 在扶風莊白一號窖藏中所出, 由「折」所鑄之器就包括〈折觥〉、〈折尊〉、〈折斝〉等,幾乎件件紋飾繁複精美。其中的〈折觥〉更是其中之最!觥是古代用來盛酒的器具,也稱作角黃。流行時期約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說文•角部》有「角黃兕,牛角,可以飲者也」的說法。清末史學家王國維《觀堂集林》中有〈說觥〉一篇,認為古代說到的觥有兩種,一種是大而淺,有足卻沒有蓋,用它倒酒時,酒流比較細長;另外一種是小而深的,或有足或無足,有蓋,且蓋通常為牛頭的形狀。用它倒酒,酒流粗短洶湧。而王國維最後認為後一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觥。

典型的觥之形制,一般為橢圓形腹,前有短流,後有半環狀鋬,皆有蓋,蓋作有角獸首,器蓋與器身的接合處順著獸首的吻、頸、身之間的連結形成優美的弧狀。觥足則區分為四足觥與圈足觥。四足觥於商代較常見,如出土於河南殷墟婦好墓的〈司母辛四足觥〉即為一典型,此時亦於「商王武丁與后婦好」大展中,與「赫赫宗周」同期展出。圈足觥則多見於西周早期,又可分為橢圓形圈足觥與方形圈足觥。本器〈折觥〉即屬於方形圈足觥。

〈折觥〉的造型極為華麗並富特色,它將各種動物立體形象與動物圖案組合為一體,並採用圓雕、浮雕、線刻、鏤雕等多種技法,使全器觀之布局精妙。主紋粗獷,底紋纖細,形成多層次的花紋變化,往往一個圖像與另一個圖像又可組合成另一個圖像,其整體設巧奪天工,紋飾疏密、主次處理極富創意。整個折觥以羊的形象取材,無足,羊作昂首弓頸狀,雙目隆突,螺狀獠牙斜出,雙角特大呈外曲勾撇狀,羊之尾部恰為觥鋬及垂珥。鋬手部分作成昂首卷耳立鳥狀,鳥首上獸頭雙角則由雙卷尾龍對峙組成。器身各部位幾乎沒有留白處,在浮雕之下均以雷紋飾底,而浮雕紋飾則包括獸面紋、夔紋、龍紋,或其他象、蟬、鳳、龜、虎、蛇等百餘種動物紋飾,可謂為百獸的集結圖!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12月號第3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