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殲除海洋積年首逆蔡牽恭摺馳奏 局部 故宮典藏

順風相送・再現同安船

文∣鄭椀予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您是否曾經想過,數百年來一波波不斷湧向臺灣的移民,他們是乘坐什麼樣的船隻抵達臺灣呢?

在過去的文獻史料甚至是臺灣歷史學者的說法中,移民們使用的是「戎克船」。然而專研科技史的故宮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周維強澄清,其實「戎克」只是「JUNK」的音譯,意指帆船,當時西方人看到中國的船隻,不知何名,一律稱之為「JUNK」,久而久之造成誤傳與誤解。在他所見的清代文獻中,可以確定先民們所乘坐的,其實應為主宰了十九世紀上半葉東亞海域的「同安船」。因此在近幾個月的展覽中,他不僅耙梳、比對分藏於不同國家的龐大文獻資料,以具體而微的船體模型重新還原出同安船的外觀與細部結構,更與院內教育展資處合作,以3D紀錄片及其他新媒體方式呈現同安船時代的歷史風華。可以說,臺灣人必須認識同安船,正如美國人必須認識五月花號般的同等重要!

兩幅船圖引出的一段清代海盜追緝史
其實在故宮圖書文獻處中一直藏有兩幅清代彩繪同安船圖,其原為清嘉慶廿二年閩浙總督汪志伊(1743∼1818年)上奏之軍機處檔奏摺錄附,一為〈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一為〈一號同安梭船圖〉,只是過去長期未受重視。約莫二年前,某位來自歐洲的貴賓前來故宮參觀庫房時,周維強發現他盯著這兩張船圖看了很久,而令周維強反思「是否我們太忽視身邊的珍寶?」因此他花了兩年時間,找到這兩張圖原本所屬的奏摺抄錄本,還原了清中葉一段海盜追緝史。

周維強解釋,十九世紀初期,由於各種政治經濟因素使得擁有武裝配備的海盜勢力日漸壯大,其中以蔡牽(1761∼1809)為首的海盜集團,所使用的正是當時最先進的同安船;而在乾隆晚期之前,清軍水師所使用的戰船卻仍是在適航性、操控性、船身大小等方面落後於同安船的「趕繒船」,若非屢剿海盜不力,清廷或許仍未考慮更換老舊笨重的戰船系統。

水師提督李長庚追拿蔡牽
在周維強所找到的史料中,即有數份由歷屆閩浙總督阿林保、張師誠(1762∼1830)、汪志伊等人所上奏,報告如何由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1750∼1807)追剿蔡牽、李長庚如何在交戰中身亡,以至終將蔡牽捉拿到案的奏摺。其中關於交戰過程的文字敍述之精采,堪稱為一段可歌可泣、高潮迭起的「官兵捉強盜」之海戰劇情片!

 
全文請見《大觀》2013年5月號第44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