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氣象,臺北故宮於元月一日∼五月卅一日舉辦「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展出院藏的眾多花卉作品,展覽分作「一年好景」、「境由心造」、「丹青面目」、及「祥瑞吉兆」四個主題,呈現出花卉不同的姿態與面貌。配合花博盛會,讓民眾在真花與畫中花之間,體會不同的欣賞樂趣。花卉一直是點綴生活的好幫手,自古以來,無論郊外春遊賞花,或是折枝插瓶,都能讓觀者感到心情愉悅。
花卉的表現方式也可依此大致分類,如描繪自然中的花卉,或是瓶花、盆花,以及充分描繪花卉特徵的折枝花。牡丹因花形富貴而在中國備受喜愛,此次展覽中可看到不少以牡丹為主題的作品,表現各有不同。清代惲壽平的〈牡丹〉設色妍麗,以沒骨法仔細地描繪花瓣,顏色變化細緻。牡丹的種類繁多,畫上的花瓣層疊包覆,為重瓣形牡丹,花蕊不顯,花形飽滿華麗;右邊則繪一株含苞牡丹,點景之餘也表現了牡丹不同時期的姿態。花瓣先以顏色描繪,再勾勒輪廓及花瓣紋路。葉子翻轉時的姿態透過不同色調的設色更能表現出來。整作畫面明亮,設色細膩,可看出畫家對花卉的觀察入微。
惲壽平(一六三三∼一六九○),江蘇武進人,字壽平,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以結合沒骨法的寫生花卉畫聞名。一說他初習畫時亦作山水,因自謙無力與好友王翬(一六三二∼一七一七)爭勝,因此改工花卉。兩人的好情誼,由王翬許多作品上都有惲壽平題記便可得知。
色彩鮮豔具貴氣的牡丹,在水墨的表現下,則顯得較為雅致。明代徐渭的〈畫牡丹〉,長條立軸的形式,僅在畫中段表現一朵墨牡丹及竹葉。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山陰人,字文長,晚號青藤老人,與同時代善畫花鳥的陳淳並稱「青藤白陽」(陳淳號白陽山人)。其生平最為人所知,恐怕是他晚年精神不穩定時多次自殺未果,後又殺妻入獄之事。繪畫上,徐渭擅大寫意風格,筆墨酣暢恣意。本作即是徐渭大寫意作品之一,牡丹以墨色變化表現花瓣的質感,毛筆吸滿淡墨,僅在筆尖沾濃墨後大筆點畫,水分沿紙質暈染擴散的鋸齒狀痕跡,恰好狀似牡丹花瓣的生理特徵。葉子部分同樣飽含水分,擴散暈染痕跡明顯。與竹葉相同,花莖部分用筆較乾,竹葉與細枝上可見到乾擦的飛白,用筆快速,筆意率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