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帶來了一些西方的科學、工藝與繪畫後,融合西方單點透視、明暗凹凸的畫風,即成為清代院畫的特殊風格。此次國立故宮博物院「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中,也展出了一些屬於這類使用融中貫西之法的繪畫,呈現出十七世紀開始與西方接軌的大清帝國面向。以下分別介紹:
焦秉貞 仕女圖
〈仕女圖〉描繪宮中嬪妃休閒生活情景,全冊共八開,分別為〈柳院鞦韆〉、〈風雨微吟〉、〈蓮舟晚泊〉、〈桂香濯月〉、〈梧階夜雨〉、〈松閣笙歌〉、〈梅窗刺繡〉、〈秉燭敲棋〉,筆法工整細膩,設色鮮麗華貴,富有裝飾性。本文介紹為第五開〈梧階夜雨〉,畫面表現空靈清麗的夜景,在梧桐樹下、臺階旁的兩位仕女,撐傘正欲走回廊下。畫中仕女為典型的鵝蛋臉,美人尖,鳳眼櫻唇,前額與鼻梁均略施白粉表現凹凸立體光影,髮上飾有花鈿,體態纖細柔美,溫柔婉約。
服飾以線條勾勒為主,顏色略加暈染,並於其上描金為飾。立於前方的兩位人物,左方藍衣仕女為右方仕女撐傘並披上斗篷,右方棕衣仕女前傾回望,看似在提燈夜遊;後方共立了四位仕女,第一位仕女舉起素面扇子遮雨,扇面輕薄得可透過紗質看到仕女前額的髮絲。據故宮書畫處林莉娜研究,十八世紀法國洛可可畫家布歇(FrancoisBoucher,1703∼1770)所繪的〈中國花園〉、〈中國市集〉等畫作,經常出現團扇、圓傘等,而這類富有東方情調的中國風油畫,應是受到清宮仕女畫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