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五十年開始至今,國立歷史博物館陸續購藏了約二百多件漆器,多來自民間收藏,有別於習見的清宮漆器風格;年代以明代∼民初,又以清代為大宗,但也有些漆器上有名家落款,以作為入藏時的斷代依據。而歷來的漆器展多著重於漆器在時代演變中的紋飾造形風格,策展人翟振孝說明,本次選件並非以年代排序,而是以技法的分類作為區隔,希望能呈現清代民間漆器特色。除此之外也展現漆器紋飾符號的多元,與其背後的象徵意義。
髹與漆
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漆」的字源為「桼」,即指切割樹木流出汁液的象形。漆樹的天然汁液可以塗物,並有耐腐、加固的功能,顯見中國早在象形文字時代就懂得於日常生活中運用生漆。事實上目前所見中國最早的漆器,確實也是一只於一九七八年發現,新石器時代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橢圓形朱漆木碗。而當天然的生漆自然風化後,顯現的就是黑褐色,加工提煉後再調入硃砂成為朱漆,這也就是為何漆器多半呈現紅色或黑色的原因。此外,晚明重要的漆器專著《髹飾錄》之「髹」字,原意亦指紅黑色的漆,或「以漆塗物」。
漆器的工序非常耗時費工,製作方式包括製胎與塗裝兩大部分。胎體有各種材質,除了常見的木胎,還包括金屬胎、竹胎、皮胎等。塗裝則需經過非常繁複的程序,胎體經過修整、敷泥後才上漆,上漆前尚需先打底,現在所見的完整漆體、上佳漆質,均有賴於打底的工夫。
打底的作法為重覆撲灰、上麻布二步驟後再上漆,層層堆疊,少則數十層,多則甚至可達數百層。由於每一次髹塗的厚度極小,一百次後大約僅能增加三公釐的厚度,可見工序的繁複。因此漢代桓寬在《鹽鐵論•散不足篇》中記載:「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力」,表示一件漆盂即需耗費百位工人的時間人力,一件漆屏則需上萬人力,顯見一個社會若經濟、文化資本發展不夠雄厚,就無法產生如漆器這般需要大量金錢人力投入的工藝創作。
當代著名文物收藏研究者王世襄曾以《髹飾錄》為底,將明清兩代的常見漆器分為罩漆、堆漆、填漆、螺鈿、戧金、百寶嵌、剔犀、剔紅剔黑等十四類,本次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漆器展即以「剔彩玄光」為主題,選擇其中數種技法作介紹。包括剔紅、剔犀等「雕漆」類(剔);彩漆、填漆類(彩)、螺鈿、填嵌等「鑲嵌」類(玄),與專指描金的一類(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