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有奇香
沉香,是一種芳馥而珍貴的香氣。沉香生成的條件,是天然野生瑞香科沉香屬的樹種,受天然災害或因或人為傷害等因素,樹身遭到真菌侵入感染,引發一連串化學效應,分泌的樹脂形成香脂,經年累月形成外皮朽爛而心部凝脂的香材。古人很早就識得沉香之貴,東漢楊孚《交州異物志》已說:「蜜香,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外皮爛,中心及節堅黑者,至水中則沉,是為沉香。」時至明代,沉香中的「茄楠」(又有稱奇南、茄藍、奇藍、伽南、棋楠、伽楠等),為木黑潤,被視為沉香中最上等的品級。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故宮)現正展出「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天香」二字源自北宋丁謂所作《天香傳》,為中國最早的沉香專作。當時沉香主產於兩廣、海南、越南及東南亞地區一帶,因樹種結香時長稀貴,為世人所重,僅有達官顯要、文人雅士得以享此香韻,並成為稀缺難覓的珍藏項目,遂有「一兩沉香一兩金」之譽。在臺北故宮的藏品中,有不少這樣珍貴稀見的高檔沉香,如今日幾乎不可見的大塊香雕擺設、精湛華美的首飾配件,以及作工講究的品香香具。展覽分作三大單元細訴沉香之妙,也據此詳盡介紹自古以來獨特的品香文化與鑑香方式。
芬馥香山子
宜人芬芳的氣味,往往連結記憶、掌控情緒,沉香氣味馥郁幽遠,無須火焚即能室內生香。明代《長物志》有云:「此香不可焚,焚之微有膻氣。大者有重十五六斤,以雕盤盛之,滿室皆香,真為奇物;小者以製扇墜、數珠。」「天香茄楠」展中沉香主以清宮舊藏為主,沉香生成不易,即便宮廷使用亦是斤斤細較,嚴禁浪費。「一入展廳這幾件沉香雕件擺設,當時就收藏在乾清宮中,如清乾隆六年(1741)〈楊維占雕茄楠木香山九老〉,尺寸甚大,今日已極難見到這麼大的極品沉香雕件。」侯怡利開門見山表示。楊維占為廣東牙匠,乾隆六年恭製〈雕茄楠木香山九老〉,全器由整塊香材雕成,匠藝下刀簡率,盡可能保留最多的木料,傳神刻劃姿態各異、表情不同的九老樣貌,下承碧綠染牙座子,據《活計檔》記載,此件於乾隆七年(1742)時,配文錦匣,入乾清宮頭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