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藝術的「烏托邦」,在中國,古代「採菊東籬」、「梅妻鶴子」……的例子所在多有,然而,在當下極度現實的功利主義社會中,似乎遙不可及。抱持這種「理想」,毋寧是一種自我心志的磨練與挑戰,或者說,是一種生命價值觀的淡然與純化。
台灣中青輩書畫篆刻家陳宏勉,一直以來似乎就在「藝術烏托邦」的道途上一以貫之,總懷抱著一股「藝術修行」的堅持。從來不經意於外表的修飾,隨興而發的笑聲,在陳宏勉粗豪的外在下,挺難與他在創作和研究上的細膩精準聯想在一塊兒,有朋友說這是一種內在與外在的衝突,但更貼切的說,應該是一種思考與行動上的互補。從陳宏勉於台灣美術館「幻化古今」展覽中,所呈現的作品面貌,就可得到充分的驗證。
在鑽進書畫篆刻世界後,陳宏勉幸運的親炙了渡海來台諸多前輩書畫金石家的藝文風采與處世風範,包括梁乃予、臺靜農、王壯為、李猷、曾紹杰、江兆申……等,陳宏勉在《幻化古今》畫集中的自序裡寫道:「從遊之時,入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命空間,碰觸融入數千年來,歷史行走的情境,和處身其中醞釀形成的種種現象,有段時日,假日中完全將自己關閉入故宮書畫器物之間,浸泡在無窮無盡錯綜複雜,條理井然的歷史情結裡,熟悉牽絆又孤寂茫然。」接觸中國藝術底蘊越多,就越覺得學之不盡、深不可測,所以,陳宏勉全心投入了中國藝術文化領域的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