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清 降龍文殊 設色布面 44×31cm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吉祥聖域—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唐卡
文∣安 夙 圖/攝影∣安 夙

公元七世紀中葉,佛教從印度和唐朝漢地傳入西藏,與本土的苯教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藏傳佛教。唐卡係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據《大昭寺目錄》記載「法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描繪了一幅班丹拉姆女神像」。此唐卡雖已不傳,但說明唐卡藝術歷史悠久。佛教藝術宏大深邃,造像優美神秘,唐卡藝術一直遵循著嚴格的儀軌,以合乎法度的形式呈現著藏傳佛教的莊嚴妙相。唐卡用料考究、色彩天然、繪製複雜、法度森嚴、裝裱華美、題材廣泛,可稱為西藏宗教和世俗生活的百科全書。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一批十七至廿世紀的唐卡精品,包括反映本尊題材的大威德金剛、充滿圖像學含義的吉祥天母、黑唐技法的財寶天王,以及沈從文先生所捐的降龍文殊等,猶為精美。
清華藝博藏的這批唐卡,是從一九五六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院之初就由老一輩的「工美人」致力收藏的。晚清民國時期, 北京地區藏傳佛教的「土壤」雍和宮, 周邊大街上曾經分布著多家專門繪製唐卡佛像的店鋪(圖一)。參與過中央美術學院籌建的張仃先生,就曾經將當時較為有名的唐卡畫坊義合齋的後人申敏誠請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工筆重彩畫。由原始帳面記錄可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這批唐卡的購置時間也為一九六○年代,與申家後人教授傳統重彩繪畫的時間吻合。從種種跡象可猜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收藏的這批優秀唐卡,或許就是由申敏誠捐贈或者幫忙購置的。再後來,同依據帳面資訊,可知是由沈從文先生收藏並捐贈的四幅小眾題材的唐卡,也成為了院藏唐卡的精品。
多年來,這些唐卡雖然一直以教學資料(教具)的形式保存在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但是展示、利用的幾率並不高,到一九九九年合併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此批唐卡依舊屬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直到二○一六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作為移交的文物藏品才得以系統化地清點、整理、鑑定、修復及展示。二○二○年四月舉辦的「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將館藏的卅八幅精品的唐卡與廿六尊相同題材的金銅造像並置展出,以期借助展覽瞭解唐卡繪製的流程、儀軌,體味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唐卡按照宗教儀軌的分布可為五個部分,依次是祖師與上師、秘密佛和般若佛、菩薩、女尊和護法。大部分的館藏唐卡為北京地區的風格,少量蒙古地區風格,個別唐卡無論從藝術性還是裝飾性都堪稱上乘。唐卡繪製過程複雜而精微,所用顏料均來自金、銀、珊瑚、瑪瑙、青金石、孔雀石、松石、朱砂等珍貴的金屬或礦物材料。在繪製前,畫師需完成問卜、擇吉、焚香、沐浴、更衣、誦經等準備工序,之後在備好的畫布上依次進行起稿、著色、勾線、開臉等步驟。熟練的畫師繪製一幅精美的唐卡,也往往需費時數月乃至數年。因畫材精良且完全使用礦物顏料,唐卡可保持數百年而不變色。
在藏傳佛教體系中,祖師是某一教派的初創者,如格魯派奉宗喀巴為祖師;寧瑪派奉蓮花生為祖師。上師是在修行和弘法中具有傑出成就的大師。上師是祖師佛法的傳承者。祖師與上師的地位尊貴而獨特,描繪祖師、上師的唐卡也因此而尊貴。唐卡中出現的祖師形象,並不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往往還追溯古代神話傳說中重要人物。在這類唐卡或造像中,祖師通常居中心位置,形象高大,周圍眷屬的配置規格等同於佛陀,以彰顯祖師地位之崇高。
在上師與祖師類唐卡中有一類非常重要的源流唐卡,反映了宗教體系與師徒的傳承。例如此幅〈班禪喇嘛源流—阿跋迦羅〉(圖二),主尊是印度大成者之一的阿跋迦羅,頭戴紅色僧帽,身披袈裟,右手結說法印,為眾人說法,其身有巨蟒纏繞。上界左邊為那若空行母,右邊為印度大成就者;主尊下方為大黑天化身的寶帳怙主,畫面左下角繪製墜入地獄而受罰的罪者等。此件唐卡與一七七○年六世班禪進貢清廷的一套班禪源流唐卡之中的〈阿跋迦羅〉風格與構圖幾乎一致。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4月號第13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