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王禮 海上胎仙圖 140.0×48.6cm 1874
 
海派─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
文∣姜又文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此一地名直至元代以後才漸見於史冊。在中國近現代商業與文化的進程中,上海可說是見證歷史的一個重要舞臺。道光廿三年(1843),上海因《南京條約》正式開埠,列強各國紛紛在此建立租界,憑藉地理優勢和西來文化的直接影響,新興的工作與商機,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各地的人口至此謀生,形成更加百花齊放的文化與社會樣貌。
咸豐十年(1860),太平天國之亂危及東南,官紳商賈爭相往租界避難,一時「東南半壁,無一片乾淨土。而滬上繁華,遠逾昔日」,此亦成為上海發展的另一大契機。此時英美租界的總人口數從兩萬增加到三萬人,至(1862)已有五十萬人居聚在該區域的紀錄。大量人口遷入上海租界區,雖帶來不少社會問題,但因此流入豐沛的財富與人力卻是不爭的事實。活絡的經濟也刺激了藝術娛樂的發展。
目前,「海派─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已於大觀藝術空間揭幕。而素來為人所熟悉的任氏一系,及其對海上畫壇的影響等,早在二○二○年春季「四任─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中,已給予詳盡地說明與定位。今次「海派」一展,則聚焦於當時滬上畫壇的真實情況,以及對於「海派」明確的定義與分野,其中更包含畫家之間的交遊和評價。透過考證畫蹟年代、創作地點及題跋給予的線索,摒棄過往人云亦云、段落照抄的論述模式,從多件第一手真蹟中,將「海派」真正的樣貌、畫史未及之處,一一揭露開來。其中亦包含畫家之間交遊、師承關係,如周閑和蒲華同為浙江嘉興人,彼此交往密切,學習周閑風格者除了蒲華之外,如任熊、趙之謙、吳昌碩亦受其影響甚深。是展也將釐清如任熊、趙之謙、吳昌碩名家是否屬於「海派」範疇的議題。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的研究領域中,十九世紀晚期至廿世紀初期上海藝壇的發展與實況,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核心。作為當時畫壇三大重心(嶺南、津京、海派)之一,長久以來學界對於畫家生平、藝術結社、市場行情等,提出不少見解。
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課題便是:誰才是真正的海派畫家?
究其因果在於當時顯名滬上的名家能手,多半並非上海本籍人士,而是旅居、寄寓在此,長期鬻畫海上,得以謀生並展露頭角者。其中又以來自吳、浙兩地的畫家最多,形成早期海派畫壇的兩大勢力。光緒卅四年(1908),張鳴珂《寒松閣談藝瑣錄》明言:「自海禁一開,貿易之盛,無過上海一隅。而以硯田為生者,亦皆于于而來,僑居賣畫……」直接揭露海上繪畫之起源。
據民國八年(1919)楊逸編寫的《海上墨林》統計,當時在滬活動的畫家就有數百人,其中重要者如周閑、胡公壽、楊伯潤、王禮、朱偁、吳穀祥等,但相對於任頤、蒲華在近代擁有較多的研究,這些畫家多半中僅被片語零星地提及,甚至有些人之生平經歷和藝事脈絡還處於記述不詳的階段。
晚清至民初期間,上海這個近代工商業氣氛濃厚的十里洋場中,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家。雖流派不同、風格各異,但其共通點便是需極力展現長才,在競爭激烈的滬上順利謀生。結社與人脈自然也成為畫家推薦自己的一大環節,「雅尚既同,類聚斯廣」。追溯上海本地的藝文結社,最早如乾嘉時代的「平遠山房書畫會」,後又有成立於道光十九年(1839)由蔣寶齡出面主持的「小蓬萊書畫會」,相較於之後海派畫家藝術市場化的考量,此時的書畫結社仍屬文人風雅吟詠的聚會模式。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5月號第14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