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明 儀仗俑 高25.5∼28.5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博物館裡的遼寧明代史

文∣溫科學、童 海 圖/攝影∣遼寧省博物館

隨著明朝的建立,遼寧結束了自遼金元以來遊牧、漁獵民族統治長達四百餘年的歷史,重新納入到以漢人為主體的大一統政權之下。塞外蒙古、女真勢力的威脅,促使明朝的軍事重心逐漸向東北轉移。對遼寧而言,這是一個邊患日甚卻又相對安寧的時期。明政府通過築城關、闢馬市等措施,使遼寧成為中央政府抵禦北方民族南進的重要屏障和控制東北亞地區的經略中心。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開發,遼寧地區呈現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宗教興旺、文化多元的局面,為女真的再次興起奠定了基礎。遼寧省博物館常設展「古代遼寧」,作為全面展示遼寧古代歷史上無數亮點的大型通史性展覽,通過一百六十多件(套)文物展品,為觀眾呈現一個博物館裡的遼寧明代史。
遼寧地處燕京東北,以其山川形勝,成為中原地區「北防蒙古,東控女真」的前哨陣地,戰略地位居九邊重鎮之首。明政府在遼寧採取軍政合一的都司衛所制度實施管理,先後設置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以羈縻的方式將長城外面的蒙古、女真各族置於帝國的管控之下。隨著奴兒干都司的內遷和撤銷,遼東逐漸向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演進。
博物館在展示邊備重鎮主題時,依次從遼東都指揮使司、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及萬里長城東端起點展開,以期全方位展示遼東鎮這一明王朝重要邊鎮的歷史地位。策展人通過《明太祖實錄》裡記載朱元璋關於遼東重鎮重要性的論述,即「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寧,斯必戍守」,然後輔助展示了明代九邊重鎮形勢圖、四鎮三關總圖以及明代遼寧行政區劃圖三幅示意圖,使觀眾更直觀地體會明太祖朱元璋論斷的精準及遼東作為九邊首鎮的重要地位。其中在四鎮三關總圖下又作了文字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朝逐漸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九鎮為邊防點的北方軍事防線。防禦區內的遼東鎮、薊鎮、昌鎮、保定鎮以及山海關、紫荊關、居庸關,均為京畿輔地、防守要衝,因而合稱「四鎮三關」。而九鎮中的遼東鎮位於東端起點,它東連女真、南接朝鮮、北抵朔漠,被看作是京師左臂,成為明王朝鞏固北疆的重要軍鎮。
洪武四年(1371)明政府在遼東設置定遼都衛,八年(1375)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治所設在定遼中衛(今遼陽),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至宣德五年(1430),遼東都司共領廿五衛、二州、一二七所。策展人在遼東都指揮使司主題下分別展示了遼東城、廣寧城兩座鎮城,以及有代表性的路、衛、所、堡城,讓觀眾對遼東軍鎮的各級城市布局有所認識。此外,通過明洪武時期受封遼東的親王一覽表、明洪武年間的遼東都指揮使、遼東都指揮使司所領衛(州)所一覽表、遼東防禦體系的組織一覽表,以及李成梁的畫像、家族世系、故居和家族墓地等內容輔助展示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鎮守防禦體系。
明朝前期在長城外面的黑龍江流域設置了一個羈縻性質的地方機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治所位於黑龍江下游的廟街(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隨著女真內部鬥爭的加劇和部族遷徙的頻繁,奴兒干都司於宣德九年(1434)正式廢棄,前後持續約廿五年。原設於奴兒干都司境內的各衛所仍然存在,並由遼東都司以「邊務」形式控帶,直至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策展人通過遼寧及周邊地區蒙古女真各部分布示意圖、建州女真遺跡、哈達女真遺跡、吉林阿什哈達摩崖石刻、永寧寺碑、《全遼志》開原周邊「外夷」山川圖等圖像,使觀眾體會到遼東在東北亞地區的地位日趨重要。其中,對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作如下說明:「吉林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位於吉林市阿什哈達屯松花江北岸山上,為明代兩塊摩崖文字碑。碑文記述了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分別於永樂十八年(1420)、洪熙元年(1425)、宣德七年(1432)三次率軍至此,第一次捐建龍王廟,第三次兼任造船總兵官又重修龍王廟。摩崖碑文印證了吉林造船的悠久歷史,也反映了遼東在黑龍江流域的影響力在不斷加深」;對永寧寺碑作如下解釋:「永寧寺碑,全稱『敕修奴兒干永寧寺碑』,原立於明朝奴兒干都司官署附近黑龍江岸的石岩上(今俄羅斯特林),距黑龍江入海口約一五○公里。碑有兩塊,一為明永樂十一年(1413)的〈永寧寺記〉,一為宣德八年(1433)的〈重建永寧寺記〉,均係明朝宦官亦失哈奉旨巡視奴兒干都司時所立。永寧寺碑是明初中央政府對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實行管轄的物證,也是研究明初東北亞地區歷史的重要資料」。

 
全文請見《大觀》2022年4月號第15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