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臺灣前輩書藝家」紀錄片主視覺

橫山書法藝術館推出「臺灣前輩書藝家」紀錄片

文∣橫山書法藝術館 圖/攝影∣橫山書法藝術館

橫山書法藝術館「臺灣前輩書藝家」影音紀錄片,以影音記錄臺灣前輩書法藝術家之生平事蹟、創作發展歷程和藝術成就,並將重要作品、手稿入鏡,探究其生命歷程對創作風格與作品特色的影響,彰顯其書藝的高拔成就,一親前輩書家的時代精神及魅力。本次拍攝對象有五位,分別為傅申、李蕭錕、李轂摩、拾得法師(朱秀櫻)和廖禎祥。
傅申,字君約,一九三六年生於上海,畢生研究中國書畫,是當代著名中國書畫史學者、鑑定家、書畫家。傅申認為,書藝要有所發展,一定要兼顧傳統與創新,要創新就必須具備傳統的深厚基礎,作品才能歷久彌新。傅申的楷書娟秀、隸書古樸、篆書莊嚴、行書則融合各家各代元素,章法形式亦有突破前人之舉,隨時代演進而創新。傅申另結合篆書和行書,善用漢字的圖像性特質,創造出自己書法的獨特風格,兼顧形式與內容。傅申也強調作品的現代性,近年來專注於其新創作的實驗作品,透過文字符號的重新解構來造意,並融入「繪畫性」的表態,突顯詞彙的情境,關心社會議題與時事結合,反映其對生活經驗的一種態度及對社會的批判。
李蕭錕,一九四九年生於桃園,曾移民澳洲,後受曉雲法師邀請,一九九六年返回臺灣,協助華梵大學創設美術系,並成立書法組。曾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李蕭錕出入現代水墨多年,對中國書法、藝術的造詣精湛,加上對西方現代色彩學上獨到的研究與體會,融通中外古今,作品〈篆書普賢行願品〉,用篆書寫五千多字、畫了五千多尊小沙彌呈現。李蕭錕於現代水墨開創簡澹雋永的風格,有著水墨的肌理與輕逸,以大器和簡練的表現,傳達東方思想中的豁達與簡約。其禪畫題材常來自日常生活,感覺親近,卻意境深邃。他認為「日常生活即禪修」,是禪的最佳意境體現。
李轂摩,原名國謨,出身農家,其書藝擺脫流派、理論的束縛,而能遵古求新、自成一家,被讚譽為「臺灣本土水墨大師」。李轂摩的創作理念結合時代脈絡,融鑄東、西方繪畫技巧,加上修習禪佛,因此其作品常蘊含禪學等生活哲理,再搭配饒富趣味的詞句,表達融入禪宗哲學的創作高度與詼諧感,賦予水墨書畫嶄新的創作語彙。如「好雞婆」創作,便是將雞擬人化,意喻「人人當個好雞婆,守望相助不用愁」;又如畫中蝸牛流著涎液緩慢在大石頭前進的景象,象徵「謹言慎行」,也多了幾分哲理及禪意。
拾得法師,法名釋如撿,俗名朱秀櫻,一九八四年設立廣石齋,致力推廣篆刻藝術,是臺灣中部篆刻藝術的重要推手。出家初期專注修行,九二一大地震後,因心疼眾生受災,決定重拾筆墨創作,以佛法為主題,陸續創作出〈心經〉、〈心經經變圖〉、〈廣長舌之法流〉和陶藝器具等作品,成為臺灣書法、繪畫、篆刻領域的重要藝術家。作品筆意縱橫,或渾厚蒼樸、或寧靜自在、或赤心澎湃,底蘊深厚,藝術表現不拘一格。拾得法師將書、畫、篆刻及陶瓷創作活靈活現地融入於生活禪悟,將禪修之體悟表現於藝術生活,尋得更自在的修習之路。「以禪入書」將佛陀本懷藉由書、畫、印的創作「從書出禪」、「以禪入印」。他說:「『書畫印』是我回家的船,『心經』是我回家的燈光,『念住禪修』是我回家的槳」。
廖禎祥,號明邦、萃菴,晚號祥翁,一九二六年於基隆出生,戰後向曹秋圃學習書法、向羅鶴泉學習文史,並向鄭曼青學太極拳。他將太極拳與書法交融,是書、拳二法皆俱極高成就的大家。「不誠無物」為廖禎祥座右銘,也是他兼善書拳二道的至高心法;「氣貫書拳」則說明他於書、拳二道的成就。廖禎祥將所學之文史(中華文學經史書)、武術(鄭子太極拳)的精華鎔鑄於書法之中,風格獨具,對於傳統中華文化及書藝皆有影響。
前輩書藝家貢獻一生於藝壇,他們的書藝精神各有堅持與原則,這次的紀錄片計畫重新聚焦他們的藝術及人生關懷,更具體呈現他們書藝中的文化精髓和脈絡,拉近藝術與我們的距離。

 
全文請見《大觀》2022年8月號第15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