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傳馬和之 畫麻姑仙像 局部 故宮典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神鬼傳奇」特展簡介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炎炎夏日,到了晚上氣溫總算稍涼一些,不似白日的燠熱。民俗上,農曆七月一日是地獄鬼門大開的日子,有家人供養的魂魄便返家接受供養,無主之魂便於人間遊盪。因此家家戶戶在農曆七月之間,於家門外設置祀食、誦經等「普渡」。配合暑假,亦逢農曆七月中元節,國立故宮博物院罕見地以「神鬼」為主題策展,推出「神鬼傳奇」特展,精選卅一件展品,向觀眾介紹中國神鬼文化。

早自商、周,便可見到當時人民用龜甲占卜問神,無論大事小事,皆可問卜。「人死後會去那裡?」這個富有哲學思考的問題,在不同的宗教中會有不同的解答。早在《禮記•祭義》中便記載:「人生有氣有魄。氣者,神之盛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人死後,若升天則成為「神」,入地則成為「鬼」,「神鬼」一詞便涵括了人死後的兩個去處。

神鬼文化起源甚早,於民眾生活中扎根已深。無論是在民俗文化、或是文學領域,都可見到神鬼蹤跡。而圖像根據這些不同類別的文本衍伸而來,策展人童文娥便說,若是包含了道釋人物、佛像等宗教意義較重的作品,則國立故宮博物院便有上千件作品。但這次選件,旨在呈現神鬼觀念於民間結合而成的一種信念。因此將明顯具有宗教意涵的作品排除,希望呈現出另一種的文化面貌。

文學中的神鬼
中國和神鬼相關的文學作品不少,早從《楚辭》以及前所引述的《禮記》,都有相關的紀錄。到了唐代以後,記錄神鬼故事的小說、筆記數量增加,如唐《酉陽雜俎•諾皋記》中,便記有不少的鬼怪故事;宋《太平廣記》中收錄不少唐代流傳下來的小說、筆記,其中許多與鬼怪相關。而至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直接以神仙精怪等作為主角,發展成長篇小說。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3年9月號第4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