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元 趙孟頫 臨十七帖卷 故宮典藏

書中龍也・十七帖特展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十七帖〉是自唐代以來就受到特別關注的一卷右軍草書之作,其重要性可由張彥遠《法書要錄》中的記述窺之:「〈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及言語以類相從綴卷,以「貞觀」兩字為二小印印之,褚河南監裝背。率多紫檀軸首,白檀身,紫羅褾織成帶。開元皇帝又以「開元」二字為二小印印之,跋尾又列當時大臣等。〈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號之。二王書,後人亦有取店內一句語稍異者褾為帖名,大約多取卷首三兩字及帖首三兩字也。」

張彥遠的一段話提示了幾個重點,亦是研究〈十七帖〉的相關問題的重要早期資料: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曾向全國廣收二王書法遺跡,收得王羲之作品三千紙,這些作品按「書跡及言語以類」重新裝裱成一丈二尺長之卷,鈐以「貞觀」小印。當時負責整理這批作品的是內府大臣褚遂良(596∼658),亦是知名書家,裝裱以紫檀為軸首、白檀為襯、紫羅褾織為帶,接縫鈐有「開元」騎縫章,規格統一。命名〈十七帖〉則是因卷首有「十七日」故名之,此舉常見於現今各書帖的命名方式,可見是依循舊例而來。唐太宗廣求二王書跡一事,時於貞觀十三年(639),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但是張彥遠並未說明為何〈十七帖〉在為數眾多的作品中,以何特點而鶴立雞群?

中國學者黃君認為張彥遠對於〈十七帖〉的高度評價可能出自於此卷其原裝來自於南朝梁內府。據張懷權〈二王等書錄〉中的記載云:「貞觀十三年(639),?購求右軍書,並貴價酬之,四方妙跡,靡不華至。?起居郎禇遂良,校書郎王知敬等於玄武門西長波門外科簡。內出右軍書相共參校,令典儀王行真裝之,梁朝舊裝紙見存者,但裁剪而已。」

 
全文請見《大觀》2016年5月號第8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