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按樂圖(左) 張大千夫婦與高嶺梅夫婦合照(右)

大千嶺梅・情誼長存

文∣李思潔 圖/攝影∣蘇富比、本刊資料室

說張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是廿世紀以來中國最為人所知的畫家之一,大約沒有人可以否認。張大千名爰,亦作蝯,生於四川,早年曾留學日本,回國後拜曾熙為師;後因未婚妻逝世,出家當和尚,被逼還俗成婚後,又拜李瑞清為師。

一九三二年移居蘇州網師園,三○年代的作品多識「吳門網師園」。一九四○年,他前往敦煌臨摹石窟壁畫,作品風格一變,在敦煌兩年多的臨摹作品出版成冊。抗戰勝利後,張大千先後於法國、英國、瑞士及國內等地舉辦展覽,聲名大噪。之後國共內戰,張大千則先避居香港,後來到臺灣,又移居巴西、美國,一九七七年來臺定居,直到逝世。他的作品有不少藏於各大博物館中,香港梅雲堂的高嶺梅家族則是收藏張大千作品最豐富的私人藏家之一。

張大千交遊廣闊,與梅雲堂主人高嶺梅的結識,確是一段巧緣。高嶺梅(一九一一∼一九九三),為江蘇南京人,是中國著名的攝影家,抗戰前於南京開設照相館,經營攝影器材和人像攝影。抗戰時期,高嶺梅以相機記錄了日軍的暴行近四百幀,供宋美齡於美國國會演說時佐證。一九四四年初,對日抗戰正如火如荼之時,高嶺梅偕妻詹雲白由南京逃難,輾轉到了成都。此時張大千正於成都展覽他在敦煌臨摹的壁畫,高氏夫婦本就雅愛藝術,在此展中得緣結識張大千,一見如故,交往甚密。在張大千的日記中,一九四四年三月初三日記:「晚應高嶺梅約,同席有鵬升、目寒、梁又銘夫婦、其弟中銘,或謂其兄弟極不易辨。」應是兩人相識之初所留下的紀錄。同年秋天,張大千在成都居所和太太吵架,負氣出走,進一座小廟中閉關用功, 畫了四張工筆重彩仕女圖:〈按樂圖〉、〈春燈圖〉、〈採蓮圖〉和〈讀書圖〉。畫完後頗為自得,不待家人來尋,就抱著這四件作品興沖沖地回家。爾後,這四幅作品在畫展中出現,大千都標明為「非賣品」,其中〈春燈圖〉贈給了張群(岳軍),〈按樂圖〉就當作過年賀禮送給高嶺梅。

抗戰勝利後高氏夫婦回到南京,張大千雖家在四川,但因舉辦畫展而往來於北平、上海、南京等地,兩人的情誼並未因距離而有所消減。此時張大千擬自成都遷往北平,首要之務便是找一處適合居住和作畫的大宅,但因為在敦煌近三年耗支過大,一身是債,頗為躊躇。高嶺梅得知大千煩惱,即與蕭翼之、楊孝慈等友人籌措了五十多根金條作為大千在北京購屋之用;大千不但看妥了一處有四十多間房的大宅院,連價錢都談好,但到了付款交契當天,卻又說不買了。

 
全文請見《大觀》2011年5月號第2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