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秋豔 設色紙本 橫幅 45×83cm 1960 南京博物院藏

澳博展出「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展」

文∣姜又文 圖/攝影∣澳門藝術博物館


一九五○年代末至一九六○年代初期,幾乎是同時,中國南北畫壇各出現一位精擅工筆花鳥的畫家,一位是居於北京的于非闇(1889∼1959);一位是長居南方的陳之佛(1896∼1962),稱「南陳北于」。

目前,澳門藝術博物館正舉辦與南京博物院合辦「翎靜芳馨─南京博物院藏陳之佛作品展」,展出陳之佛的作品、創作草圖、粉本、素材及器物,期望以較全面的角度介紹陳之佛的藝術,提高大眾對中國工筆花鳥畫的認識及領略其獨特的藝術精神。

陳之佛,清光緒廿二年(1896)九月十四日,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滸山鎮(今慈溪鎮),乳名紹本,又名陳杰。家中雖然經商,仍培養他接受私塾和新式學堂教育。年幼時,他已對自然生態中的花鳥草蟲興趣濃厚,常如癡觀玩數時辰。十二歲入縣立高小,結識胡長庚,相較甚厚,胡擅以鉛筆為人物風景作畫,不僅啟蒙陳之佛對繪畫的認識,也由此接觸並自覺學習繪畫。後因時局動盪,被迫休學的陳之佛轉至四叔祖的家館讀書,館中藏書充棟,他在此時獲得幾本木板精印《芥子園畫傳》,如獲至寶,臨習不倦。同時,長久深受古文和詩詞教育,也為理解古代畫論、畫譜和傳統花鳥畫技法上,產生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在興業救國的風潮下,十六歲的陳之佛考入杭州甲種工業學校( 浙江工業大學的前身)染織科機織專業,受教日本籍教授,學習圖案、圖畫課程。畢業後留校任教,編寫中國第一本圖案講義。一九一八年,他考取留日官費名額,次年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成為工藝圖案科首位外國留學生。其創作的壁掛圖案與裝飾畫屢獲大獎,同時他也持續鑽研中外美術史、美學理論,以及致力花鳥寫生。課餘時與同樣留日的豐子愷、夏衍、關良、衛天霖交往甚密,加入「中華學藝社」。

一九二三年,陳之佛攜大量作品返國謀職,並更名「之佛」。當時的北京、上海已有各種新興學校,並延攬歸國留學生作為新式教育的主要師資。陳之佛除了任教上海東方藝術和上海藝大圖案科,亦抱著「興振實業」的決心,排除萬難籌資創辦「尚美圖案館」,為國內第一家絲織圖案設計事務所,替工廠設計織品圖案同時,也透過實務培養設計人才。但後來卻因廠商重利盤剝、壟斷設計而結束四年經營。一九二五年∼一九三五年間,陳之佛搭上出版業勃興發展的列車,運用自己圖案設計及美感的長才,先後為多項期刊、文藝出版書籍繪製封面、設計裝幀。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11月號第12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