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陳鳴遠款東陵瓜壺 (右)裴石民製松段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南京瑰寶」展

文∣鄭椀予 圖/攝影∣香港茶具文物館

紫砂壺式演變之文化意涵

香港茶具文物館為收藏家羅桂祥博士所創,卅年前他曾向南京博物院副院長,也是中國著名紫砂專家宋伯胤先生邀稿以作為茶具文物館創館開幕之用。今年(二○一四)適逢茶具文物館卅歲,策展人員因而再度向南京博物院及南京市博物館借調紫砂茶具,除作為茶具文物館卅週年特展,也見證羅祥桂與宋伯胤之情誼。所展出六十四件紫砂茶具均為明清與廿世紀製壺名家之作,其中包括八件國家一級文物。在筆者走訪香江期間採訪了展覽負責人,香港藝術館中國文物部門鄧民亮館長,由他來詮釋在中國紫砂壺壺式的演變之下,所反映之中國五百年飲茶文化脈絡的轉變。

紫砂文化的開端
以紫砂壺泡茶的風氣應由中國南方開始,主要原因在於紫砂泥的產地位於江蘇宜興,自宋代後已陸續生產缸、罐、盤等粗糙的生活用品,由這把〈柿蒂紋提梁壺〉,似亦可找出一些明代中期,紫砂文化開端的壺體樣貌。

〈柿蒂紋提梁壺〉一九六六年由江蘇南京市司禮太監吳經墓出土。吳經為明正德年間太監,晚年被貶至南京,逝於嘉靖十二年,此壺因而為目前出土最早一件有紀年可考的紫砂器。壺體胎質近似缸胎,但較缸胎稍細,胎色赤褐。廣肩削腹窄底平足平蓋無款,蓋上有荸薺形高鈕,蓋、肩之間的短頸為先製好一個圓圈再鑲接到壺身上。肩上捏塑連接壺門式提梁,把內也綴有一繫蓋使用的小環。壺嘴亦為捏塑後再塞進壺側孔內,為彌補塞進去的痕跡,於是在鑲接處綴飾柿蒂形陶片用以裝飾。

壺體表面可見花花綠綠的斑紋,此因坯土淘洗不足,所含鐵質不勻,和火侯不太準確,氧化氣氛不同所致,壺之一面甚至出現一大圈淺白色暈。同時在壺蓋與肩頸處也有些灰渣、釉滴痕跡,可以推測,此壺當時是與缸、盤等大件粗器同燒,且未單獨置於匣缽內以求壺體潔淨,可見當時並非將之視為單獨的藝術品看待。由於壺為墓葬明器而非實際用品,壺體未見使用痕跡,無法明確推斷此壺為燒水或泡茶功能。但若單由壺體大小與提梁長短判斷,此壺壺體較大,提梁較短,若要掀開蓋面置入茶葉並不是很方便,學者因而推測這把由吳經墓出土的提梁壺應非直接將茶葉置入壺內沖泡使用,而是作傳統水壺燒水功能使用。而此壺的胎土、造形與明萬曆後出土的紫砂壺風格截然不同,也提供了明代中期實物樣貌的參考材料。

 
全文請見《大觀》2014年7月號第5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