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王雪濤、曹克家 花貓圖 1948 旅順博物館藏
 
「二十世紀著名畫家作品展」賞讀
文∣張 曆、宗蘇琴 圖/攝影∣旅順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和旅順博物館皆富書畫珍藏,且都有著代表各具時代風貌的名作佳品。此次兩館合作,聯合推出「百年丹青—二十世紀著名畫家作品展」,展出包括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于非闇、徐悲鴻、謝稚柳、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禪、王雪濤、蔣兆和等廿世紀十六位著名書畫家的七十餘件作品,清晰地展示了廿世紀中國畫壇的發展路徑和整體風貌,讓觀眾有了一窺近現代中國美術史壯闊輝煌發展歷程的難得契機。
廿世紀,中國社會發生劇變,走向輝煌的中華民族也迎來了中國畫壇百家爭鳴、波瀾壯闊的黃金時代,進入到「古今過渡與轉換期」的創新,流派紛呈,人才輩出,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蔚為壯觀。此次展覽,根據創作理念和創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將藝術家們大體劃分為傳統派和改良派兩大群體,下面分別介紹其代表人物和重點展品。
傳統派繼承了中國傳統畫的筆墨精神,講究線墨書寫之趣味,著意於意象和意境的營造,追求詩書畫印一體連貫的文人特性。於傳統出新的同時,演繹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內蘊,為傳統繪畫的筆墨延續和發展再現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代表人物如有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于非闇、胡佩衡、李苦禪、王雪濤、謝稚柳等。
吳昌碩屬於海派畫家,是清末及中國近現代畫壇上最有影響的中國畫家之一。他將中國文人畫中詩書畫印的傳統結合,配合得天衣無縫,並達到極高的造詣。他的作品多以花卉為主,既有金石氣息,又多有詩意相隨,更具書卷氣與書法之美,不但在總體上重氣勢,而且在每一個局部處理上都重筆墨法度與技巧,可說是「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講求用筆雄健古拙,亦創新貌,吳昌碩自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吳昌碩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徐渭、陳淳、八大山人及揚州八怪諸家的影響。其不僅實現了繪畫的野逸與高古之氣,還以最傳統的藝術元素和審美理想塑造了嶄新的藝術風氣,起到了通融超越、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把中國畫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如齊白石、陳師曾、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現代繪畫大師也無不受其影響。
此次展出的幾件墨荷圖,都是吳昌碩比較擅長的寫意花卉,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肆意,酣暢淋漓,直抒胸臆,對近現代中國畫壇「大寫意」的表現形式影響極為深遠。
齊白石作為普通百姓極為喜愛的畫壇巨擘,繼承了吳昌碩「俗、新、雅」的特點,並迎合了時代新風,化大俗為大雅,讓普通百姓也漸漸愛上了「陽春白雪」卻望而不及的國畫。齊白石一方面繼承了吳昌碩宣導的「以金石氣息入畫」,營造畫面古拙、質樸的理念。另一方面,吸收吳昌碩嚴謹的畫面布局,並通過百姓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花卉蟲魚題材入畫,使得畫面舒展大氣且能直擊心靈。第三是在繪畫語言上大膽創新,減少了傳統國畫中對線的應用,將所繪事物的細部進行省略、歸納與概括,甚至將之符號化,非常契合當時民眾求新、求變、求簡捷的時代心理。最後,他常常以民俗吉祥隱喻詞題畫,如喜上眉梢、富貴白頭等,代替傳統題畫詩,拉近了與民眾間的距離,讓人倍感親切,寓平民文化於高雅藝術中。
齊白石的〈喜上眉梢圖〉,其以蜻蜓、蟋蟀等昆蟲入畫的作品蘊含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也是精妙入微、意趣橫生,可以看出白石老人高超的繪畫技巧。
作為廿世紀中國美術史無法迴避的一座高峰,張大千「師古人、師造化、求獨創」的繪畫理念,極其彰顯了時代特徵和自我個性。其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相輔相成,重彩與水墨融為一體、互為依託,尤其是潑墨與潑彩畫法的運用,吸收了西方抽象藝術與現代裝飾藝術的精髓,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藝術風格。張大千的藝術成就與齊白石齊名,並稱「南張北齊」,然其在一九五○年代遊歷世界,將其「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豐富創作經驗和大膽雄渾的潑墨創新完美結合,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譽為「東方之筆」。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3年3月號第16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