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趙孟堅 歲寒三友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民國84年慶祝故宮70週年院慶特殊龍紋卡

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

文∣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應該如何向觀眾介紹一幅畫,是博物館策展人一直不斷思考的問題。在展品旁邊擺放說明文字,是替繪畫「代言」,最常選擇的方式。假如,根本沒有說明卡片,我們是否會更專心地欣賞作品?觀眾最需要的,究竟會是什麼樣的說明文字呢?

國立故宮博物院數十年來,為書畫作品準備的說明卡片,無論在尺寸、材質、顏色、位置、用詞、內容、翻譯等方面,都曾經隨著不同時期和展覽,嘗試過各式各樣的改變。本次展覽,特別以說明卡片做為探索主題,精選出七件倪瓚和具有倪瓚風格的繪畫,用這些跨越元、明、清三代,乍看之下相似度很高的作品,來搭配展示不同年份所使用的卡片。包括只標示名稱,到長達數百字中英文介紹的版本,還有用毛筆書寫的直書款,以及用印刷字型排列的橫書款。觀眾一方面可以比較不同作品與說明卡片組合的效果和差異,另方面也可重溫過去站在展櫃前的觀賞體驗。

以倪瓚〈容膝齋圖〉為例,於民國五○年代中期時,說明卡是由傅申先生所撰寫,內容為「倪瓚(西元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迂翁,家富饒,築清閟閣蓄古書畫,善山水,為元四大家之一。此幅成於洪武壬子,七十二歲所作。蓋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師仲仁,請雲林補詩。容膝齋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後有題者也。此幅筆墨極為淡雅,畫樹墨色層次較多。中鋒多於側筆,近坡多染少,皴筆亦特覺清勁」。此張說明卡先將畫家資訊簡述於前,讓觀者對於畫家有第一印象,而後進一步由其所學分析畫作來歷以及畫作風格。在說明卡有限的字數下,無法對於畫面作詳盡的描述,反而是由整體印象著墨,為觀眾建構腦中的印象。這類型以先描述畫家,再描述畫面的段落安排,可說是大部分說明卡的格式。但是,二○一八年「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特展中崔子忠作品〈雲中雞犬〉的說明卡,則採用了不一樣的段落安排:「東晉許真人名遜,是道教淨明道派教祖。曾當過旌陽令,後因世亂歸隱。道教傳說他在一百三十六歲時,天仙奉玉皇命,授他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之職,並告知成仙之日。當日真人與弟子家眷,連同雞犬,一齊飛昇而去。

作者崔子忠(?∼1644),號青蚓,擅畫人物,與晚明陳洪綬(1598∼1652)齊名,併稱南陳北崔。本幅用筆設色雅秀,主角人物的衣袍、衣帶並施加硃砂、石青等顏料,更顯真人升至天宮官階的尊貴」。說明卡改以印刷字體,字數變多或許因為是人物畫作品,說明卡先交代了畫面的故事性,而將畫家及畫面風格移至後段。說明卡由手寫至印刷,字數由寡至繁,給予觀眾的感受皆不同。在回顧說明卡片發展歷史的同時,這個展覽將會透過問卷調查,實地了解觀眾對於卡片樣式、字體大小和敘述方式的喜好度。希望分析各個年齡層、職業別與不同國家的族群需求,能夠優化未來說明卡片的設計與內容,讓故宮以更好的「話畫」方式來服務觀眾。

 
全文請見《大觀》109年04月號第12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