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民國 曾友貞 耄耋圖 摩耶精舍舊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張大千一二○歲紀念展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


二○一九年是張大千的一百廿歲誕辰,這位享譽世界的畫家可說是廿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張大千一生留下作品眾多,在臺灣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故宮)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二處典藏最豐。臺北故宮的典藏張大千書畫近二百組件,自用印一百四十方,為國內機構最豐者。藏品多數來自張大千或知交所捐贈,大千遺囑曾囑付「余所遺古人書畫文物遺贈我政府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又所遺之士林至善路二段三四二巷二號之房址及基地遺贈我政府主管文化或藝術機構」,因此臺北故宮也接管了張大千晚年在臺寓所摩耶精舍。

購藏的部分則來自於其夫人徐雯波、藏家周勱夫、國泰美術館舊藏等。史博館的典藏數量約為書畫一百五十組件,最主要為張大千一九五○∼一九六○年代旅歐時期作品。一九六六年張大千表親郭有守於瑞士遭逮捕,其家發現百餘件大千書畫作品,由教育部接收,後撥交給教育部轄下的史博館暫存。一九七六年張大千返臺,同意將這批作品捐贈給史博館。

此次「巨匠的剪影—張大千一二○歲紀念展」結合兩館典藏,不少書畫藏品為首次曝光。兩館的典藏各有特色:臺北故宮的張大千畫作主要有他一九四一年親赴敦煌臨摹壁畫之作,以及返臺定居後、藝術生涯最終階段的作品;史博館則藏有張大千旅歐時期的作品,展現出他如何由成熟的畫風中脫胎換骨,轉變為晚年潑墨潑彩、極具現代藝術風格的歷程。除了書畫作品,此次展覽更公開了臺北故宮典藏的部分張大千書信,同樣為首次曝光的材料,讓人得以近距離地一窺張大千的交遊。而大千自用印、衣物、手杖、毛筆、硯臺等生活用品,鋪陳出一代大師的剪影。

展覽由張大千的畫學起源開始,道出一代名家在繪畫上所受的啟蒙及前輩影響。張大千自幼受母親曾友貞(1861∼1936)及二哥張善孖(1882∼1940)啟迪,此次展出其母曾友貞之作〈耄耋圖〉,相當罕見。一九八二年,李葉霜持此作圖片請張大千鑑識,當下張大千見母親畫作,不禁淚下。可惜的是,好友沈葦窗(1918∼1995)在香港尋獲作品時,張大千已辭世,遂依其心願將此作懸掛於摩耶精舍中。此作用筆設色皆十分出色,不似業餘畫家手筆,動物神態表現的生動而傳神。策展人何炎泉便感嘆,以畫面呈現來看,張大千母親的畫藝並不輸給職業畫家,為此一單元最為重要的展件,讓觀眾得以明白張大千畫藝的家學淵源。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5月號第11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