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東漢〈玉辟邪〉 (右)西漢中早期〈獸紋玉劍首〉

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文∣姜又文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現正展出「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有別於過往以年代、風格、工藝技巧為主軸的陳列模式,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蔡慶良開宗明義表示:「戰國至漢代玉器,絕對是偉大的藝術。這個展覽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讓觀眾知道,兩千多年前的玉器巨匠,是如何創造出神乎其技的藝術品!」

今人對玉器藝術的認知,或認為器微難解難辨;或受到明清玉器普遍商品化的影響,視之小道。對此,蔡慶良強調:當我們試圖評價藝術品的優劣之際,必須跨越時空,回到那個創造的當下現場,首先要了解創作者的作品目標;其次是因應這類目標,發展出何種相互配套的技巧,最後必須知曉過程中會遇到何種困難,又如何運用巧思克服之。

以戰國至西漢玉器為例, 玉礦經過開採、切割、打磨,之後按照質地大小、顏色、形狀和特徵等分類, 並因專屬於貴族,作為合法權位的信物、禮儀制度的象徵,有須嚴格遵循的設計樣式。玉料硬度極高,當時的工匠只能以解玉砂耐心碾磨,琢製一件大不盈掌的玉器,往往需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方成。玉器作為當時最高規格的飾品,今日所見之精美絕倫,可能是某玉匠盡畢生全功於一器的故事。

「當我們認為兩千年前希臘羅馬的雕塑是偉大藝術同時,約同時期的戰國至漢代,已有不遜於西方雕塑的玉器創作,而琢玉絕對比刻石需要更高的技術。」蔡慶良提到。在理解古代玉器工藝技術精深之外,戰國至西漢玉匠的創作能量和設計巧思更為精彩。為了喚醒觀眾的視覺感知,是展共精選戰國至漢代精選玉器二一二件,其中清宮舊藏有一一四件,新入藏者為九八件,不僅件件各有故事,還能互為表裡、相互對照,呈現此時璀璨紛呈的藝術美感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向世人揭露深藏其後的動人故事。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4月號第11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