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施春茂 草書〈虞美人〉 35×270cm 2021

施春茂八十書藝創作展開展在即

文∣李思潔 圖/攝影∣施春茂

提到施春茂,很多人想到的是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表》中一筆筆規正的楷書。施春茂耕耘書法長逾半世紀之久,由學而教,又從教中學,教學相長,將自己對於書法的認識擴展得既深且廣。十二月十一日起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行的「融古開今─施春茂八十書藝創作展」,將以書法的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為主,佐以當代書藝的創作,將近年來施春茂的創作積累,一次展出。
施春茂出生於一九四二年,高雄人,字子欣,號大岡、秋石。「子欣」為前輩王北岳所取,與他的名字相和,春天草木茂盛,氣象欣欣向榮。施春茂的書法之路,由柳公權入門,而於一九七一年師從陳子和先生後,改習歐陽詢,成為臺灣歐體書法的代表書家。他曾應聘教育部書寫《國定標準字體表》,主持華視教育文化電視教學─楷書系列講座,並且錄製臺北市國小的書法示範教材。於東門國小任教時,首創小學「書法專門教室」、「書法專任教師」的風氣,讓書法教育成為當時國小教育的重點課程。施春茂現任長榮大學書畫藝術系教授、威力大岡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並為歐洲僑校教師書法研習、總統府、中正紀念堂等書法班指導老師。同時,也受邀擔任諸多美展、書畫比賽或語文類競賽的書法類評審委員。
施春茂對於書法教學的熱忱,並未隨年歲增長而消退。由於教學所需,反而讓其遍習書體、學習各家之長。施春茂並未局限於早年獲得肯定的楷書,自教職退休後,反而花了大量的心力在草書上。施春茂對於書法的學習,不僅限於寫得像、寫得好,還加入了自己的感悟。他大量地觀摩前人書法作品,以草書為例,上自唐代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到黃庭堅、祝允明,下至晚明王鐸、傅山等人的作品,都是他的學習對象。施春茂對於書法的學習,不局限於一家之長,而是綜觀該書體的名跡後,整理歸納出該書體的筆法、章法與結構,極具系統性。有時候,僅是兩個筆畫之間相連的過渡線條,施春茂便系統性地整理出「橫連豎」、「橫連橫」、「橫連捺」等等之類的組合,再分別細緻地剖析這些連筆的具體連法,在書法教學上不僅是第一人,更可能是唯一一人。
施春茂透過教學,除了加深了自身對於書法的理解外,有些作品的靈感,則是來自課堂上學生提供的素材。一篇好文、幾句好詩,都可以讓他在案前琢磨落筆。此次展覽中,將會呈現近百件作品,大
部分是這兩年書寫而成。施春茂在繁忙的書法教學中,仍保有如此旺盛的創作能量,甚至超越許多年輕書家,令人不得不佩服!
施春茂的書風,最廣為人知的是歐陽詢楷書風格。他的老師陳子和批改作業不看顏柳,只看歐褚虞,因而讓施春茂的楷書由柳體轉向歐體。歐體書風嚴謹,筆法險峻;融合古風,骨氣勁峭,筆畫有力,結體開朗方正。清代書家包世臣便誇讚歐體「指法沉實,力貫毫端,八面充滿,更無假於外助故也」。
在〈歐楷集聯〉一作中,可以看到施春茂書寫歐楷的功力和底蘊。「平地起樓臺恰雙塔雄標三山秀拱,披襟坐雲漢中天霞起大海瀾回」,底紙的灑金與團花,呈現出細緻溫文的美感;十四字的長對聯,用歐楷的秀骨延綿出了雄渾氣勢,應和著文字所描述的壯闊景像。施春茂表示,這款紙張是仿溥心畬所作的箋紙,再接成長聯,寫作起來就有了氣勢。
歐體本就是在二王的基礎上,加入北碑的雄渾而成。〈鞠彥雲墓誌刻石〉位於山東,曾被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多次提及,讚其古樸。鞠彥雲(?∼523)為北魏人,曾官拜魏郡太守、中堅將軍。墓誌刻石十四行,一行十三字,以正書寫刻,筆畫方嚴,氣勢粗重,多渾厚而少妍媚。石碑是以刀刻石,單就媒材便與紙筆不大相同。許多硬朗方正的筆畫,是由於刀刻所致,而非落筆時的刻板。若是完全照著石刻描摹,只會將筆畫表現得板滯。如何在媒材的轉換間,取碑刻的氣神而非只是肖似,考驗著書家對於碑刻的理解。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12月號第14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