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張旭 古詩四帖 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遼寧省博物館藏唐代書法墨蹟珍品

文∣楊 勇 圖/攝影∣楊 勇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繁榮發達的時代,其政治和經濟的開明和繁盛為壯麗輝煌的大唐文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其中書法藝術尤為得到唐代帝王的重視,君臣論書,經世濟用,客觀上有力地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與此同時,唐代的社會生活、文化風尚與藝術精神也都深刻地影響著唐代書法藝術,使得這一時期的書法藝術繼六朝之後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最為輝煌和燦爛的時代。遼寧省博物館(原東北博物館)是以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所寶藏的歷代書畫珍品蜚聲海內,尤其是其中多件唐代的珍貴書法墨蹟更是難得的傳世珍品,對現今研究和鑑賞唐代書法藝術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崇尚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書風,並極力宣導,使得「書聖」王羲之的書法此後千年獨步書壇,成為中國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唐太宗時期不遺餘力的收藏王羲之墨蹟以充內府,乃至唐高宗和武周時期仍繼續徵求王羲之書跡。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鳳閣侍郎王方慶將家族所藏其十一代祖王導、十代祖王羲之、王薈、九代祖王獻之、王徽之、王珣,至其曾祖父王褒,王氏一門廿八人的十卷書跡進獻給武則天。武則天欣喜非常,在武成殿向群臣展示此十卷書跡,並命中書令崔融作〈寶章集敘〉具記此事。此後武則天命弘文館擅書者以雙鉤填墨法精工摹搨了一卷保留於內府,將王方慶進獻的十卷墨蹟原件裝裱錦褙賜還給王家,並囑咐王方慶及其子孫應當善加珍藏和守護好王氏祖先的手跡。武則天這種保留副本將原件歸還的做法,明顯與唐太宗不遺餘力要得到王羲之〈蘭亭序〉的「蕭翼賺蘭亭」事件大有不同,體現了武則天的大度心胸及對書法名跡的態度,竇臮在〈述書賦〉中記「順天矜而永保先業, 從人欲而不顧兼金」,對武則天大加盛讚。

歷經千餘年滄桑流轉,武則天返還給王氏家族所保留的墨蹟原件早已渺不可知,或許已經不存於世。現在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這卷〈唐摹王氏一門書翰〉就是武則天責令摹搨留於宮中的那一卷,因其摹製於萬歲通天二年,所以又稱〈萬歲通天帖〉。此帖作為摹本為後代所寶重,不僅因為它是一件具有紀年落款的唐代皇家摹本,更主要的是因其勾摹技法精湛,極為精細的表現了原跡的面貌。帖中留存的勾摹痕跡能看出其竭力規摹原跡的字形、點畫等,乃至於原跡中的飛白、燥筆等都纖毫畢現。更為精審的是原跡中紙墨缺損處也都翔實以細筆勾勒而出,最大程度忠實於原跡,歷來有「下真跡一等」之譽。文徵明題跋中稱此帖為「在今世當為唐法書第一也」。董其昌在帖後題跋云:「摹書得在位置,失在神氣,此直論下技耳。觀此帖雲花滿眼,奕奕生動,並其用墨之意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泄殆盡,是必薛稷、鍾紹京諸名手雙勾填廓,豈云下真跡一等」,董其昌認為勾摹成如此精妙的摹本絕非一般俗手所能達到的。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12月號第12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