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與梅有約

蒸雲洗石— 周澄八十回顧展

文∣李思潔 圖/攝影∣周 澄

今秋九月,「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將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開展。展名取自明人李日華《竹嬾畫論》中「作畫如蒸雲,度空觸石,一任渺彌遮露晦明,不可預定,要不失天成之致,乃為合作。學畫如洗石,盪盡浮砂濁土,則靈竅自呈,秀色自現。二者於當境時卓豎真宰,於擇用時深加觀力,方有入路耳」。周澄是目前臺灣書畫家中少數以詩、書、畫、印皆有所成,又能相輔相成者。今年適逢周澄八十,舉行回顧展細數他於藝術道路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書畫藝術於當代最常被問及的定義問題,是「傳統」的,或是「現代」的?由周澄的學習經歷,無疑地他向傳統取經,藉由臨摹學習表達書畫的語彙。王耀庭曾言在今日多元價值觀下,「崇古」不必「貶今」,學如積薪,由前人經驗中汲取精華,轉化為己用,才是快速進步的法門。周澄初入江兆申門下,又心儀明代沈周的風格。然而,今日所見周澄之作,卻已然脫出了師門與古人,呈現出自我
的面目。周澄筆下的山石,以宋人山水的剛健架構出立體的畫面輪廓,但設色點染則如春面拂面,溫暖不帶火氣,極易親近。畫面總是清新宜人,有著不違自然的山水天地,也有著可居可遊的入世氣息。
「不負山靈」為周澄常鈐於畫作上的印章,也是周澄面對書畫創作的內在哲學。周澄曾言,靈是通乎兩間,虛無縹緲,充塞宇宙的神秘感覺,人只能以感應與其神會。山水本身不具情感,親近它的人們投射自身情感於其間,接觸越深,則情感越厚。周澄悠遊山林之間,用眼觀察,用心感受,其落筆處皆是山光水色,與山靈相感應。其經營布局,與自然相合,不違背天地的道理與情趣。除了內在情感的涵養,周澄亦言,從事藝術創作,除了理論,技法上更需不斷揣摩,境界才能隨之提升。學無之盡,藝術創作亦如是,積累的創作與經驗如同涓涓細流,終將匯為壯闊,豐富生命。

 
全文請見《大觀》2020年9月號第13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