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明 仇英 玉洞燒丹卷 局部 故宮典藏

臺北故宮「養生醫療趣味書畫」特展

文∣姜又文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無論家財萬貫的富貴人家;抑或市井鄉野的升斗小民,每個人都只有一副皮囊之身,山珍海味也好,五穀雜糧也罷;不管是養尊處優或勞心勞務,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些病痛。故而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這類寓含祝福的話語,人們多琅琅上口,隱含期盼對方福壽安寧的寄願。「樂活」雖是近代發展的名詞,但如何健康且能持續性地生活,不被病痛所囿限,遠離憂慮,同樣也是古人生活重視的一環,並反映在書畫藝術中。

醫療圖證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故宮)「杏林春暖──養生醫療趣味書畫」特展,共展出九件珍貴難得的古代醫療書畫, 策展人吳誦芬笑言:「我們這次的展覽是小而精, 小而美。」古籍中雖不乏醫藥強身相關論述,但能以此為題,成為歷古彌新,富含藝術價值者卻十分稀少。

存世畫作中,北宋始見較大量的風俗畫, 題材包羅萬象, 舉凡村落風景、田家娶親、祀神移居,乃至村醫村學,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題材,也為畫家收入筆下。據前臺北故宮書畫處處長王耀庭研究指出,北宋證,描繪古代行腳醫生在農村中為人治病的情景,也是本次最具代表性的展件。鄉野郎中頭插器械,以兩枚熾燃並冒著白煙的艾錐替患者治療背疾,一方面或許是深受癤癰所苦;但更多來自難以忍受火燒一般的療程。圖中上身裸露,肋骨盡現的病人正掙扎慘叫,需身旁三人合力,踩腿、拉手、按住肩膀,才能讓其保持穩定。吳誦芬笑著說明:「關於這類療程的實況,我也有詢問從事中醫醫療的專業人士,雖然現代人對病痛療程的忍受程度,應該是遠遜於古人的。但若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這種治療方式最少會達三級灼傷程度。而且是直接在患者皮膚燒炙,那種疼痛是可想而知的。」

 
全文請見《大觀》2018年8月號第10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