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 金廷標 曹大家授書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談到關於女性的展覽,想必臺北故宮於二○○三年所舉辦的「群芳譜—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令人至今記憶猶新。近年來,臺北故宮曾有以「毫素風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繪畫」一展,將關注的焦點集中於晚明清初的女性藝術表現;或是「十指春風—緙繡與繪畫的花鳥世界」向觀眾呈現女性的技藝-女紅與藝術的結合。而此次「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於發想時,便希望能以以時間為縱軸、宏觀地呈現「中國繪畫史中女性」。相較於「群芳譜」一展由臺北故宮書畫處、器物處、圖書文獻處三處協力策畫,此次「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更聚焦為書畫藝術中所涵蓋的歷代女性身分、樣貌及才情。
書畫處處長劉芳如表示,據資料庫中的典藏,與女性相關的作品約有二千多件(組),與典藏總數相比,不過寥寥;但單就策辦展覽而言,仍是綽綽有餘。此次展覽中的選件,與「群芳譜」特展相重覆者僅少數幾件;與「毫素風采」重覆的選件便是只有一件。和過去待的展覽相比,展件的雷同性極低,即便是常去臺北故宮參觀的觀眾,想必也可以由展覽中找到樂趣。
天下男女各半,女性在文化發展的歷史中,擁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與貢獻。但在中國數千年古代社會中,由男性主導、架構出的環境架構,讓歷史中得以留名的女性少之又少。過去「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地位落差,讓女性失去了與男性擁有平等待遇的權力;「女子以弱為美」、「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的說法,更由意識上塑造出一個無形的框架,局限了女子對於自身才情的發揮。過去曾有西方藝術史學者提出「為何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一問,或許環境因素是最根本的答案。女性與男性身處於兩個不同的基準點上,因此無法以共同標準來看待他們於藝術上的表現。於中國女性藝術的研究方面,由於畫家個人資料的缺乏,讓畫家傳記式的研究仍相對稀缺。值此女力崛起的廿一世紀新世代,期待透過「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一方面展示書畫和緙繡本身所涵容的藝術美感,另外,也能夠激勵大家推陳出新,針對與女性相關的議題,發想出兼具有時代意義的嶄新觀點!

 
  全文請見《大觀》2020年10月號第13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