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第二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會場

華人收藏家大會・兩岸相互交流

文∣李思潔 圖/攝影∣ 本刊資料室

時隔兩年,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又將舉行。前次於上海獲得相當好評,兩岸三地收藏家齊聚一堂參與,盛況空前。此次配合清翫雅集廿週年展覽,將於臺北進行盛會。本刊專訪負責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召集人曹興誠,亦是臺灣知名的收藏家,來談談自己對於收藏的想法。

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

「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由上海方面主辦,清翫雅集主要是負責協辦。曹興誠表示,站在協辦的立場,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協調上海、清翫雅集以及文物學會三個單位,希望能讓參加者皆大歡喜,賓至如歸。對於議程的安排、活動的進行等,仍是由上海方面主導。移師至臺灣舉辦,便是希望兩岸的收藏家們能有更多的交流。下屆則希望可以移至澳門,讓更多的華人收藏家可以參與討論。

此次主題為「回歸人文的家園」,和過去議程較為不同,多了一些學術性質的討論議題,期望能讓過去被大眾認為商業性質濃厚的收藏行為,可以有較多學術上、美學上的討論。議期亦訂於十月,配合清翫雅集廿週年展覽,希望來臺貴賓們能參
觀展覽,給予指教。

收藏是手段,不是目的

此次清翫雅集廿週年展,曹興誠亦提供了不少自己收藏的精品參展。過去他並不積極辦展、參展,問及原因,他舉例說:他收藏東西都像是認養小孩,很少人會沒事就把自己小孩叫出來排排站,讓別人任意品頭論足。他又說:收藏對我只是手段,而我的目的是學鑑賞。既然藏品只做手段用,似乎沒必要展出。

雖然在二○○七年倫敦所出的《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書中,曹興誠是唯一名列其中的臺灣收藏家,但他卻不認為收藏有甚麼了不起:「任何人都可以進行收藏,收藏不是高不可攀的行為。收藏品可以是貝殼、郵票、石頭或任何東西,因
此只要有時間、有興趣,人人都可以做收藏家。但如何由收藏提升至鑑賞,則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曹興誠直言,收藏有許多黑暗面,買貴東西、買錯東西,都讓人覺得心裡不痛快。過去有報導說曹興誠買古玉買到贗品,事實不是這樣。實際上是,他發覺有家古玉店裡賣的東西,跟博物館裡所藏的名件都形似而神不似;因此引起了他的戒心,經過他的鑽研,證明這家店裡的貨都是現代工廠仿製的。他也發現,許多人買東西懶得研究,不用看的,而用聽的。也就是說,自己並無眼力、主見,只是聽骨董商的意見,這當然容易買到贗品。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10月號第3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