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臺北美術獎與學院藝術的當代性

文∣梅丁衍 圖/攝影∣吳嘉瑄

歷年來,在有所受限的展場空間與經費條件下,臺北獎確實一直為做最有說服力的展覽而絞盡腦汁,如今,臺北獎已是公認當代藝術新秀躍登龍門的不二選項。然而,臺北獎應當不只是一種光環的象徵,由今年的提高首獎金額及縮減入圍的名額來看,這多少暗示著藝壇新人藝術「質地」或有銳減的跡象?抑或是對新世代藝術「流行化」趨同的信心危機?

所有的藝術獎賞制度都有其得獎的緣由,尤其是高額獎金所象徵藝術「質」的判準,向來受到重視。獎賞制度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一種類比性的層次;就藝術作為不分類的競賽精神而言,這不單只是消弭媒材之間的異質性,其用意應當是指去除「技藝」的迷思,並進入「理念先導」創造力表現的層次。換句話說,理念先導的技藝面可經由經驗累積而漸趨臻至,但,無論如何,該技藝永遠不會逾越其理念自身而淪為「文勝於質」的結果。所以,媒材不分類的創作宗旨是在鼓勵「實驗性」創造力的可能性。實驗本身不是藝術的目的,媒材的意義是依附在理念之下,這是對當代藝術創作意識的一種體認與選擇,它的評選準則是建立在對門檻的「質」的體認。換句話,一旦通過了理念創意的門檻,它的藝術效應就已成立,它無需經由與他者的形貌作類比再來建構自身的「質」的條件,此後,其語彙的自足發展而漸趨成熟,進而有出類拔萃的可能。顯然,歷屆臺北獎評審團並沒有這樣的共識,這也是所有公辦競賽美展礙難執行的瓶頸所在。換動率偏高的多頭評審團,顯然無法對當代藝術的複雜評準形成一種經驗累積的效應。

 
  全文請見《藝外》2011年1月號第1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