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反者道之動 試論林伯瑞2010年雕塑展

文∣吳宇棠 圖/攝影∣吳宇棠

睽違六年,林伯瑞在學學文創展坊發表的新作,似乎有揚棄他以前受啟於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與阿爾普(Hans Arp)之有機表徵(simplifications of human ororganic forms)路徑,而轉向某種脫離造形羈絆的雕塑實踐。展場中未見理念文字,倒是林伯瑞在畫廊網頁寥寥自述新作為「什麼都不是。」乍看頗不知所云。雖然在20世紀初,藝術家從原始藝術得到啟發,曾經試圖重新依靠本能與感覺來創作,尋求某種「無形」(the intangible)的存在形式,但仍然是針對物質世界的本體及直觀理解而來。由是,西洋現代雕塑中的非再現性風格,大致可粗分為有機抽象(organicabstraction)與幾何抽象(geometric abstraction)兩大主軸;前者主要是從自然形態中淬精凝華,後者則透過幾何秩序組建構成。其中,阿爾普認為「沒有比不具模擬或象徵性的雕塑更具體的事物」,因此拒絕使用「抽象」一詞,而以具體或凝結體(法文concret或concrétion)來稱呼自己的作品形式。至於幾何抽象雕塑,則是藉由數學與比例的外殼,在工業社會空間意識中探討明晰純粹的造形本質。林伯瑞深諳這些現代雕塑脈絡,因此他所謂的「什麼都不是」,顯然別有深意。

林伯瑞這一創作研究方向,在2000年美國文化中心個展中,便已經出現相關思考原型。當時一件大型的石膏長方體幾何結構中的洞空型態,仿若穿牆者留下的人形痕跡,但兩面分別由男性與女性形象所構成,彼此透過一個無法定義的中界通向對方,並藉長方實體來兌現此陰陽融會的虛型。此一無法定義的中界,到了2002年新樂園個展中的鐵屏,凝結成為實體化的雛形,並可以視為是他歷年探討雕塑「向展場空間發散的波能」與「作品本身內部凝縮的聚力」兩種能量的總集。

 
  全文請見《藝外》2010年12月號第1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