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藝術需要學術還是詩?

文∣黃亞紀 圖/攝影∣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

這一年來,我與許多藝術家相會對談,對於那些解釋他們的作品有什麼意義的藝術家,我通常很快速地把目光移回作品之上,因為對我而言,這段話應該要由作品來述說。不過,我自己也曾經如此,總要把自己的作品和什麼連結起來,卻忘了作品本身帶給人的感覺──這樣下去,作品會逐漸失去直觀的魅力,成為需要靠文字和文脈才能成立的作品。那些是作品,不是藝術。

當我上個月在日本直島地中美術館觀看作品時,更深深體會這個感覺。莫內的睡蓮,我在鋪滿了白色瓷磚的房間內待了很久,看著每一筆、每一個細節,沉浮在池水深邃卻澄淨的藍綠色裡,參差的、跳躍的、濃稠的,在莫內的收放當中,視線不斷發現起伏變化,自由卻也縝密。龐大的畫布,就像一段曲折但寧靜的旅行,僅用微弱視力畫下對藝術的虔誠的莫內,應該是幸福且寧靜的,比起他早期印象派式的甜美幸福,這幾張睡蓮雖然沉潛,但是你終能了解,他最後必定會走到這裡,他一生中其他的甜美奔放,只是為了最後的這幾張蓮花。莫內感動我的,是這些純粹的細節,是對藝術最個人的追求,不是學術。

 
  全文請見《藝外》2010年9月號第1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