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漢中晚期越窯創燒出成熟青瓷以來,青瓷便因物美價廉而受到世人的普遍喜愛,社會的需求促使越窯發展昌盛。三國西晉時期,其產品不僅廣銷南方各地,還輸入中原地區,從而改變了北方居民對窯業製品的審美取向。北方居民對青瓷的喜愛,使得北方一些燒製陶器的窯場轉而生產青瓷。雖然北方最初燒出青瓷的時間和地點還不清楚,然鞏縣窯、相州窯、賈壁村窯、淄博窯等窯場均在北朝時燒造青瓷,顯示北朝瓷器的產地分布於較多的地區。
北方製瓷業興起的時間比南方晚得多,據目前掌握的出土資料看,北方地區具有一定規模的青瓷生產始於北魏,至東魏(534〜550)、北齊(550〜577)時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北朝時期的青瓷窯址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集中於河南的安陽、鞏義,河北的邯鄲、邢臺,山東的淄博等。
在河南境內,北朝青瓷窯口主要有鞏義鐵匠爐窯、白河窯和安陽相州窯、靈芝窯。中國文物部門曾在一九九○年代對白河窯遺址進行了調查,二○○五年四月至二○○八年三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北魏時期的瓷窯一座及大量瓷器標本和窯具等,有青瓷、白瓷和黑瓷,其中青瓷居多。出土的青瓷器型主要包括碗、缽、盆、豆和瓶,大多胎骨厚重,胎色灰白。一般是內施滿釉,外施半釉,且有流釉現象。常在口沿或腹部飾以弦紋。窯具有三角形和柱形支燒窯具,出土了青瓷與白瓷相連支燒的器物,說明青瓷與白瓷為同窯合燒。
安陽相州窯,又稱安陽窯,位於安陽北郊安陽橋南洹河之濱。此窯發現於一九七四年,二○○六年官方再度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窯具和標本,以青瓷為主,白瓷、黑瓷次之。出土器物器型多樣,包括碗、高足盤、缽、罐、瓶、盆等。青瓷的胎壁一般較厚,釉層較薄而均勻,青色透明有光澤,釉色呈青中帶綠、青中帶黃、青灰、青褐等色。器物大多內施滿釉,外施半釉,垂釉處由於釉層較厚而呈草綠色。裝飾方面多以素面為主,少量裝飾水波紋、草葉紋、蓮花紋等。出土窯具有托珠、支圈、墊環、三岔形支釘、托杯等,多用於疊燒,無匣缽與匣缽殘片出土。需要注意的是,在發掘過程中出現了部分素燒器物,有人認為可能存在先素燒再施釉的現象;相州窯白釉瓷器中存在使用白色化妝土現象,此類產品出現相對較晚,或為隋代產品。
靈芝窯位於安陽辛店靈芝村,為北朝晚期至隋代。發掘中出土大量遺跡和遺物,有房址五座,包括製作、過濾、沉澱胎料的工作間,放置泥料和瓷坯的場所等。窯址中出土瓷器以青瓷為主,還有少量的黑瓷和白瓷。
河北地區北朝青瓷窯口主要有賈壁村窯、臨漳曹村窯、內丘窯、峰峰臨水窯等。
賈壁村窯發現於一九五九年,位於邯鄲峰峰礦區西部的賈壁村,最早被認定為隋代窯址,後經發掘將其年代上限推至北朝時期。產品主要有青瓷碗、缽、盤等,多光素無紋,少數缽的內部有花瓣紋和波浪紋。
曹村窯近年來頗受人們關注,在二○○九年對曹村窯址進行的發掘中,發現了窯爐一座,並出土一批瓷器殘片,包括黑釉、赭釉和青釉器。其中青瓷數量居多,主要為碗、盤、杯、瓶等,大多胎質堅硬,胎色灰白,部分釉色青黃,施釉方式多內施滿釉、外施半釉,有流釉現象。多素面,部分飾有弦紋。
內丘窯主要分布於內丘城關和西關、邢臺西堅固、臨城陳劉莊等地。關於其年代上限還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應當在東魏、北齊時期,亦有學者認為應當早至北魏。內丘窯出土器物多為碗、缽、罐、盤,還出土部分瓶壺類器物。胎質堅硬,有灰白、青灰、土黃幾種。施釉多內施滿釉、外施半釉,有流釉現象。裝飾上部分器物飾以弦紋,還有器物飾以蓮瓣紋、聯珠紋等。青瓷碗的內底多有三角形支釘痕,燒製方式應為疊燒。一九八二年有人於臨城縣陳劉莊北溝北端發現一盤口壺殘片,其胎釉特徵與一九五八年邢臺三義廟出土的北魏正始三年(506)青釉四繫壺一致,故有人認為二者都應為北魏時期內丘窯所燒造。
臨水窯位於邯鄲峰峰礦區臨水鎮,主要燒造青瓷碗、盤、缽等器物,釉色以青綠、青黃為主,裝飾較為簡單,多為素面,僅見少量弦紋。
山東地區北朝青瓷窯址發現較早,有名的就是淄博寨里窯。寨里窯於一九五七年在文物普查中被發現,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在發掘過程中又發現了兩座青瓷窯址。《中國陶瓷史》將寨里窯的年代定至北齊時期,後有人更將寨里窯的年代定至東魏。寨里窯使用的窯爐為北方典型的饅頭窯,出土器物以日用瓷為主,主要包括碗、盤、罐、尊、瓶等,碗皆為深腹碗,或為矮實足或為高實足,罐直口短頸、橢圓腹,平底或高實足底,肩飾複式耳或橋形耳。寨里窯所燒造瓷器早期胎骨較厚,後期胎骨較薄,多為灰白色胎,燒成溫度高,可達一二○○度以上。施釉方式早晚期亦有區別,早期施釉釉層較薄,釉面不勻,晚期施釉方法改進,釉層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