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李光裕 秋藕 銅 54.5×57.5×89cm 2010 采泥藝術卅臺北
 
典亞藝博二○二五圓滿落幕
文∣典亞藝博 圖/攝影∣典亞藝博

第廿屆典亞藝博已於十月三日至七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圓滿舉行。本屆藝博會再度雲集多間國際知名古董展商及當代藝廊,迎來世界各地的經銷商、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到場參觀,於十月三日舉行的貴賓預展及開幕酒會圓滿成功,吸引逾四千位貴賓蒞臨。為期五天的展會共吸引超過二萬名參觀人次。
古董藝術方面,藝廊普遍反映良好,五天展期錄得可觀銷售成績。參展多年的香港藝廊Maria Kiang Chinese Art專注文房古玩,成功售出一件長達兩公尺的清代罕見大型木雕靈芝紋如意杖。另一本地藝廊匯寶閣古美術則以「狂想曲三」為題,聚焦中國高古藝術,銷售表現理想,焦點展品包括一盞西漢時期的青銅鳥形燈。
東方既白,Osaka Japan首次亮相典亞藝博即錄得亮眼銷售成績,其專注收藏與研究中國古代藝術品,涵蓋金銀器、青銅器、佛造像、印章及陶器等多個範疇。來自倫敦、由藝博會創辦初期便參展至今的Sue Ollemans,專研古董珠寶及中國玉器藝術珍品,表示儘管目前古董市場仍受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影響,但藝博會仍為藏家提供了理想平臺。
此外,於香港及上海均設有空間的潔思園畫廊亦表示對本屆藝博會的銷售成績感到滿意,成功售出多幅由任重、洪健及王世濤創作的設色水墨作品。來自上海及臺北的松蔭藝術,以及本地設計珠寶品牌的嘉寶閣,亦皆錄得理想業績,對展會表現表示高度肯定。
焦點單元「工藝當下」首次亮相典亞藝博,匯聚來自亞洲各地兼具藝術造詣與收藏價值的工藝作品。展區雲集多間頂尖藝廊,呈獻多位背景多元的藝術家創作,當中不少作品曾獲國際獎項肯定,或屬官方認可的傳統工藝。首度登場即獲得業界及觀眾的廣泛好評。
多間參展藝廊均表示對本屆藝博會的銷售成績感到滿意。本地藝廊土壤文創專注推廣漆藝創作,成功售出若宮隆志及其工作室彦十蒔絵創作的〈南瓜昆蟲•和平世界〉。駐港藝廊Soluna Fine Art與來自首爾的Soluna Fine Craft亦錄得佳績,售出Jeong Da-Hye以傳統馬毛編織技法製作的傑作〈Crescent Moon〉。來自東京的B-OWND、Utsuwa Hanada以及本地的WAKAArtisans,首次亮相典亞藝博,亦對是次參展成果表示肯定,整體反應熱烈。
大會特別策劃的「工藝當下展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參展作品引起了強烈迴響;即使在展會結束後,不少藝術家的作品仍收到大量查詢。展亭中成功售出的重點工藝作品包括吳頴賢的木雕作品〈木皺花瓶十四號〉和〈木皺長椅三號〉。吳氏是一位常駐赫爾辛基的香港藝術家,以其精湛的工藝和雕塑感而聞名。其他亮點包括徐志偉的石雕〈藍馬〉和黃婧的陶瓷作品〈回#21〉。兩位藝術家均是國際知名的中國工藝家,以其在物料和創新的形式上而聞名。此外,其他數位藝術家的幾件作品亦正在洽談展後買賣的過程中。
工藝當下策展人彭碧翠女士語:「工藝當下展亭於典亞藝博二○二五精彩亮相。藝博會作為香港古今藝術的重要展示平臺,匯聚了成熟與新晉藝術家的精湛工藝作品。我深感榮幸擔任是次展亭的策展人,尤為欣慰的是展覽獲得觀眾、藏家及藝廊的熱烈迴響,期盼展覽能引發多元且深刻的交流與思辨」。
總結第廿屆典亞藝博,創辦人及聯席主席黑國強先生語:「廿年光陰荏苒,我衷心感謝各界多年來的支持與信任,亦深感榮幸有部分藝廊自創辦初期便持續參展至今。藝術收藏日新月異,過去廿年間所面對的種種挑戰與機遇,皆為藝博會成長的重要推力。今年展會勇於創新,聚焦當代工藝及經典紙本作品,廣獲好評,亦為藝博會開拓新收藏領域,提供與時代接軌的試點方向。來年,典亞藝博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與文化使命,拓展展覽內容與收藏領域,回應時代脈動。我們期待與更多藝術家、藝廊及觀眾攜手,共同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開啟嶄新篇章」。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5年11月號第194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