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華人藝術」拍場,這次共上拍61件作品,規模上確實精簡許多,最終共有44件順利拍出,取得1億916萬9,000港元的成績;以件數計成交率為72.1%,以金額計成交率則高達87.6%。功臣當是拍前面臨不少雜音的主打拍品──編號527常玉〈荷花與金魚〉,最終還是成功獲得藏家認同。從1,100萬港元起拍後,印尼藏家陳俊輝、台灣藏家施俊兆二人隨即捉對廝殺,到了2,000萬港元,前者率先退出戰局,轉由後者與其他三位電話買家繼續纏鬥。施俊兆在3,000萬港元的關卡敗下陣來,最終由持21號牌之電話買家以高出預估價頗多的3,650萬港元競得此件目前所見的常玉最大尺幅作品,高躍畫家拍賣紀錄的第二位。
另一件吸引全場目光的則是編號548趙無極〈7.4.61〉,此件早於1980年代前後便已有重要展覽及著錄背書,加上尺幅巨大,無怪從500萬港元便像搭電梯迅速攀升,轉眼就突破千萬港元,形成陳俊輝、大陸藏家及目前在新加坡33拍賣公司幫忙的台灣行家黃棋晃三足鼎立的局面,末了由後者代表的電話買家以高出預估價不少的1,578萬港元順利拿下,為此場第二高價拍品。
下午2點準時開拍的「現代與當代東南藝術」拍場,節奏相當快速,126件拍品當中僅有19件流標,拍得5,002萬1,000港元的成績,以件數計成交率84.9%,以金額計成交率則高達93.6%,呈現持續穩健上揚的態勢。
推延到晚餐時間才開拍的「亞洲當代藝術」拍場,194件拍品有44件流標,總金額為1億1,601萬750港元,以件數計成交率77.3%,以金額計成交率略高,為82.1%,表現確實比春拍要好上許多,也難怪讓場內眾人幾乎產生「中國當代大復活」的錯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