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香港2011秋拍拍後報導

文∣孫曉彤 圖/攝影∣佳士得、天成國際

隨著香港蘇富比和北京幾場連續登場的秋拍成交狀況,業內人士幾乎已經將2011年下半年的市場的關鍵字定調為「景氣下滑」,在大環境和整體心態偏向保守悲觀的趨勢下,2011年11月26日登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也難逃這一波低迷氣氛的影響。綜合而言,此季香港佳士得拍場可以明顯得出兩個主要現象:第一是實力堅強、盤面穩定的藝術家精品並未受到波及,價格依舊在一片逆勢中穩健成長,如備受台灣藏家青睞的趙無極;第二是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天王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秋拍中接連流標,說明中國當代這幾年價格不斷攀升已確實讓市場吃不消,賣方理想價格和市場現實落差太大,無人接盤的結果就只能是流標。以上兩個現象,其實昭示了目前整體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已進入盤整階段,無論價格、策略或價格排行榜,甚至是未來潛力股名單,都將面臨重新洗牌;換言之,審慎的理性考量,將會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下一波的主流心態,過去那種非理性的井噴行情確定不再,保守穩健將會是不敗的王道。

11月28日於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登場的是首爾拍賣,2008年就進入香港市場的首爾拍賣,是香港第一個推出西方當代藝術的拍場的拍賣公司;秋拍中也不乏赫斯特(Damien Hirst)、草間彌生、昆斯(Jeff Koons)、安迪•沃荷(Andy Warhol)甚至是竇加(Edgar Degas)等西方大師作品,然而顯然受到前幾天佳士得拍場低迷買氣的影響,加上該場拍賣的舉辦時間又和在另一處舉行的天成拍賣重疊,導致到現場參拍的買家並不踴躍,場內幾乎不見華人買家,倒是處處可見講韓語的韓國客戶現身捧場。此場共推出49件拍品,僅成交29件,件數成交率為6成,拍賣成績差強人意,但也誠實反映當前的市場景氣。

天成國際首拍於11月28日在香港中銀大廈的總部開槌,共分四大重點項目,包括現代雕塑巨匠羅丹(Auguste Rodin)的〈皮埃爾的巨型頭像〉、戰國及西漢時期的黃金兵器、策展式的「當代文人」專拍以及珠寶及翡翠首飾,一共推出233件拍品,總成交金額為2.68億港元。其中〈皮埃爾的巨型頭像〉由亞洲賣家以6,490萬港元得標,成交價遠超出高預估價3,000萬港元2倍多。

邦瀚斯秋拍於11月28日在香港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登場,共計141件拍品。受到整體買氣下降的影響,拍賣結果同樣不甚理想,最高價是林風眠〈向日葵〉,以194萬港元成交;而重點拍品陳逸飛〈橋下泛舟〉和周春芽〈重慶三景〉等多件拍品則紛紛流拍。這一波景氣低谷確實已為藝術拍賣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而這片低氣壓將持續多久、何時才能撥雲見日?也深深影響著市場人士2012年的進場策略。

 
  全文請見《藝外》2012年1月號第2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