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在10月上旬舉槌,一向被視作市場風向球的「20世紀中國藝術」和「當代亞洲藝術」,分別在10月7日下午和晚上依序登場,但這兩場拍賣現場卻各自顯現出不盡相同的情景——前者人聲鼎沸,到場觀戰者眾,而幾件在拍前就頗受矚目的亮點拍品也不負眾望以高價成交,全場150件拍品的件數成交率高達90%,總成交額為1.92億港元,成績亮眼;緊接在後開拍的當代亞洲藝術,首先是人氣不若下午暢旺,到場的行家們顯然也是看拍多於參拍,觀望心態明顯,加上今年中國當代藝術景氣普遍低迷,內地買家多未現身,大盤缺少主力支撐的情況下,造成某些作品流拍,其中不乏過去在拍場上炙手可熱的明星藝術家作品,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當代藝術也許不至於像某些危言聳聽者所說的「崩盤」,但「盤整」和「洗牌」的現象確已展開,153件拍品的件數成交率72.6%,總成交額1.17億港元。整體而言,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買家整體心態仍然偏向保守,並無大動作買進或賣出,以「20世紀中國藝術」的現場實地觀察看來,過去幾位以該類收藏聞名的台灣藏家雖然親自現身,但幾乎都是只看不買,與過去景氣大好時勢在必得的態勢大相逕庭,因此合理推測,即便擁有雄厚實力的他們,值此時刻也僅是保守釋出手中幾件藏品試試水溫,謀定而後動才是經營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