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當代藝術市場歷經2011年開高走低的拍賣結果,2012年持續前年秋拍的盤整情形,並未出現某些人預期的回春現象,於是「中國當代藝術是否已死?」、「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跌至谷底了嗎?」等言論在2013年初紛紛出現,但並未如2008年第一次全球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此次不論市場評論家或買家皆無太大反應,多為理性討論,可見中國拍賣市場已漸趨穩定。
2012年全球經濟仍處於低點,藝術拍賣市場首當其衝,尤其中國這種暴衝式經濟起飛的國家,震盪幅度非常明顯,相比2011年的當代藝術交易額下滑40%,不足人民幣600億元,梅摩藝術品指數全年下跌3.28%。通常春秋兩拍中較為重要的秋拍,市場指標的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專場總成交額成為其近年來的最低點,此專場曾一度創下單季拍賣6億多港元的成績,2012年成交額卻為1.17億港元,成交率72.55%,張曉剛〈天安門1號〉雖有過千萬港元拍出,但漲幅不大,且其他作品也流拍;岳敏君、蔡國強、劉小東、劉野等明星藝術家均有流拍。接近秋拍末尾的香港佳士得只「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成績較佳,總成交額4.2億港元,成交率87%,讓20世紀亞洲藝術總成交額達6.75億港元,其中趙無極、朱德群和常玉13件作品的成交額就占了2.4億港元,顯示了極強的抗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