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蘇富比趙無極巴黎初期 創作精品聚現

文∣編輯部 圖/攝影∣蘇富比

趙無極自1948年移居巴黎,在創作的摸索期間,他從藝術家克利(Paul Klee)充滿多重象徵符號的繪畫世界中,獲得極大的啟發,此導引他重新追溯屬於自我本質的東方底蘊,將中國水墨藝術、人文觀點、青銅器物的色彩作為養分,於1950年代初期開創了有「克利時期」之稱的「靜物風景」系列代表作。

是次蘇富比春拍,由美國重要私人藏家之手,徵集到五件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未曾在市場上曝光的「克利時期」作品。當中可見趙無極對人物、風景作品精彩、獨到的詮釋,亦能感受該時期繪畫中,趙無極試圖在具像描繪中加入抽象的美學概念,寫景亦寫意,詩意富饒的共同特點。

在風景主題中,完成最早的是1947年的〈森林中的群鹿〉,此作在氣氛的營造上特別用心,於暗夜的森林中,出現了幾隻似鹿或狼的動物群聚其中。肌理層次豐富,雖是油彩但卻呈現實驗性的拓和刻的效果,不同方向性的筆觸也透露了一絲的不安的情緒。而於1950年代的〈在金光中交會的兩艘船〉,他將背景簡化,使主題突出,於湛藍水面上輪船並列地行駛。船隻象徵著旅人的遠行與漂洋過海,並列的輪船或也代表著趙無極與初次離家的妻子謝景蘭。他們將前往那未知的法蘭西異地,而那籠罩、包圍船身的瀲灩金光,彷彿寄予了對於未來無限的祝福,及光明新生的想望。在1959年的作品〈無題〉裡,他則試圖把對外界的觀察內化,以凝鍊的線條、筆法,描繪出一單純寧靜之景,其將中國青銅器物色彩中特有的青綠色融入此作,利用色彩濃度的暈染,創造出如中國山水畫中一般的閒逸飄渺的如詩之境。畫作在此成為結合現實、夢境、遙遠的自然與記憶之產物。

 
  全文請見《藝外》2011年3月號第1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