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歡題目可以有一點詩意,而且單一個字的題目或是主題在視覺效果、設計上也會很好。對我來說一直都很重要的是,觀眾要先看藝術品,然後去思考他們所看到的,而不是在看藝術品之前先有一概念。如果是這樣,那就會侷限了藝術的意義,而且變成是策展人的玩物(plaything),而不是藝術家的創作,或者是藝術家與觀者一起的創作,因為藝術的意義來自於藝術家與觀者透過藝術品的互動來產生。再者,是被動的「Touched」,而不是用主動的「Touch」,因為畢竟它是關於觀眾,我想要觀眾去思考藝術家使用情感的方式,或者藝術家如何受情感所激勵。這個在當代藝術的批評中是相當受忽視的。
如果我們說,藝術有價值,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莫內的畫比高更的畫更有價值呢?所謂的價值(value)指的是什麼?藝術在歷史中由學界的論述被賦予價值。在藝術史中,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比另外一位重要,是指藝術家如何影響彼此,還有他們對那個國家的知性生活的影響,這是評斷價值的一種方法。但我想藝術事實上有另外一個直接的價值,當我站在高更的畫作前,我並不需要歷史來評斷這個作品。當你在談所謂價值時,我們所談的其實是情感,人的慾望、恐懼、憎惡,這是為什麼情感在藝術中,對我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討論觀眾被感動的這個想法,如果觀眾被感動,那麼他們就會重視那些讓他感動的東西;如果他們沒有被感動,事實上藝術就沒有價值。(路易士•比格斯談話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