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郭維國於6月在大未來林舍畫廊展出的「慾圖•吉祥」,分為兩個展場進行,作為創作前後風格分歧的區隔,同時也涉及了兩個不同層面的意境。「慾圖」系列是藝術家將自己幻化成寓言人物,出現在看似帶著寓意象徵的故事情節當中,人物與物件幾乎都帶著粉色肉感的膚質,像是揭示美麗表層底下的暴力與不堪,是郭維國過去最顯著的藝術形式表現。另一展間則是郭維國在2011∼2013年間的新作,又名「吉祥」,僅從外觀和主題來看,「吉祥」系列不僅與過去自我裝扮的表現大不相同,以工筆之法描繪那些花鳥、獸禽,在形式上更帶有古典味道。
從慾圖到吉祥,是郭維國在風格主題上的轉變,但兩者間仍有相當雷同且相互連結的表現。「慾圖吉祥」諧音近似「討吉祥」的雙關語,實際上也可把這四字作為此批畫作的主軸。圖與文的雙關語境,是中國傳統描繪花鳥禽獸中慣常出現的手法,譬如描繪喜鵲躍上梅花枝頭,可隱喻為「喜上眉梢」,又或鯉魚於逆水中跳躍,隱喻「魚躍龍門」;郭維國的新作中,處處可見他運用這種方式,翻轉過去以自我裝扮為隱喻媒介的表現,如〈歲歲平安〉的「歲」與「碎」,又如〈報喜圖〉,取「豹」的諧音,將豹與喜鵲並置,雖是吉祥的象徵,但於現實世界中,卻極有可能如畫那般殘酷。但郭維國的目的不僅在顛覆,更在為這些既定的刻板圖像中,以自我的角度作嶄新的安排與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