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李二男 跨越古今的浮世寓言

文∣孫曉彤 圖/攝影∣季豐軒

[…]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國北宋時代,郭熙就已經觀察到季節更迭時,自然界具體而微的變化,為了向眾人展示那種隨時都在發生的能量流動,畫家用他敏銳的雙眼和擁有精湛繪畫技巧的雙手,創作那幅經典的〈早春圖〉,在那個還沒有3D動畫的年代,郭熙運用了充滿動勢的構圖和筆觸,在繪畫的平面裡創造了一種既安靜又活潑的視覺效果。在那些由山石和雲霧所構成的虛實交錯中,觀眾的視覺隨之遊走迴繞,彷彿置身其中,你可以呼吸得到那空氣裡瀰漫蒸騰的濕氣、觸摸得到植物新生的嫩芽、聽得見雪水融化之後匯聚成河流的滔滔水聲⋯⋯當你順著稜線一路到達山巔,放眼還能眺見遠方開場延伸的曠野平疇,世間萬象在你的腳下交織成望之不盡的廣袤大地,宇宙的無垠與浩瀚就此具體展現。
經典的藝術品,總是跨越了時空的侷限而持續地與人們心交神會,即便在科技發達的今日,我們仍然會深深地被千年之前的畫作所震撼不已。或許正式因為曾經被這些古代大師的作品所觸動,韓國藝術家李二男總是在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援用了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圖像,加入了他所熟悉和擅長的科技藝術元素,在原有的架構上增添了嶄新的當代符號,改變原有的意境,賦予其更多元而複雜的趣味和解讀空間:同樣的場景、同樣的早春時節,然後發生在不同的時間環境,人們的所感所見是否會有所不同?或許正是出於這樣的綺想,李二男以郭熙的〈早春圖〉為本,將原本靜態的繪畫改為動態的影像,對畫面進行改變和添加─在原本荒蕪的山脈上,出現了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正在進行建築工事的鷹架和吊車興建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文明的建築入侵了自然的空間,都市取代了原本渺無人煙的山水之境,人類的足跡踏進了這片世外桃源;慢慢地,降落傘也凌空划過天際,作為西方經典文明象徵的大衛和維納斯的雕塑也降臨這片山水,來自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和印地安那(Robert Indiana)的LOVE字樣雕塑也現身於此,既古又今、既中又西的視覺情調雜揉在這片原本是能夠寄情托喻的中國古典山水中,反映出的是當代人多重混血的文化背景,以及後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可的生存現狀。

 
  全文請見《藝外》2013年11月號第5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1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