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的迴廊,並列的梁柱,靜止如鏡的水塘從你眼前延伸到建築物的前端,被黑白相紙記錄的是那個沒有顏色的瞬間,但你仍然能從灰色色階的微妙變化中,清楚感覺到那個特定時刻的光線明度;和煦的日照均勻灑在飾有幾何圖紋的牆面上,那些曲線優雅的拱門和窗櫺彷彿已經在此佇立了長遠的時光,在物換星移的更迭中保持自己獨特的身段,那是一種自在,自在到不去在乎曾經穿梭或凋零於此的靈魂、也不介意鋒利明朗的輪廓面目日漸風化成斑駁滄桑、甚至無所謂戰爭動亂蓄意的污衊和破壞,那些承載著信仰和希冀的建築,以及人們以為長駐其中的神祇和天使,終究在此處等待著人們的到來──瞻仰或致敬,信奉或質疑,祂們總能聽見你的感懷或怨懟,人們跋涉來此許願,相信特殊的力量能夠指引你通往更豐足的人生。
從2000年開始,陳贊雲陸續開始拍攝那些和宗教相關的建物,多次走訪包括歐洲、日本、印尼、越南、土耳其、柬埔寨……等地,拍下那些空間裡微妙的細節和光暈。距離我2006年第一次在台北宗教博物館看到他的個展「永恆的召喚──陳贊雲宗教建築攝影展」到現在,某些他鏡頭下的場域場景,就如同他所謂的「召喚」,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