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是拿起手機按下按鍵的一個簡單動作;而照片,就是數位儲存空間裡的抽象存在。在這個連相片沖印店都不太容易找到的年代,拍照這件事顯得如此輕盈,在每次隨拍隨看的當下,你很難想像過去完成所謂攝影這件事必須歷經的過程—在手動調整好焦距光圈之後,你按下決定性的快門,保留了某個你不太確定的瞬間,然後是一連串時間的等待:你可以找一家沖印店,等待個數小時或數天之後,揭曉你拍攝的成果;也可以自己拿著底片,走進只有紅色燈光的暗房,從顯像、曝光、調整、然後呈像,親身參與那消逝時光在紙上如魅影般緩緩浮現的過程。
就是因為傳統攝影的創作過程承載了時間和手工的積累,使它的魅力是那麼深邃和不可取代,而此也是簡稱為TIVAC的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創辦人全會華甘願為它完全付出而無憾的原因。留著小鬍子、經常掛著溫暖笑容,隨著歲月流逝越來越花白的頭髮,唯一不變的是在談起全會華最熱愛也最專業的攝影藝術時,他神情中散發出來的光芒和熱忱。我想起2005年時第一次接觸這位傳說中的攝影達人,當時全會華正在籌備一個很特別的獎項「TIVAC 365傳統攝影獎」,參賽規則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寫道:「題材不限,須以傳統底片與相紙放大之系列作品」。 |